53年前的一天早晨,我接到报社总编辑的通知,要我去执行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当时我一听是跟随刘帅采访,心情特别激动,同时也有些紧张。刘伯承的名字,谁个不知;他的历史功勋,哪个不晓。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马上就要去采访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任务能不能完成?我有些担心,何况当时的照相设备很差,辅助灯光全靠我随身携带的一大包镁光灯泡。
拍照时镁光灯爆裂了
在合肥稻香楼我见到了刘帅。后来在随他从合肥到大别山区的途中,通过亲身体察,紧张的心情才逐步平静下来。一出合肥,天就下着小雨,当刘帅到达佛子岭水库时,天黑下来了,雨也下大了。为了抢拍一张刘帅冒雨视察的情景,我在闪光灯座上安上了镁光灯泡。谁知端起相机一按快门,镁光灯泡“叭”的一声爆裂了。我的心情十分紧张,可是刘帅却若无其事,依然谈笑风生。他说,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大家要艰苦奋斗,把水库管好,把水电站建好。当他知道这里住有红军时,就要去看望他们。当天他住在水库宾馆,第二天雨过天晴,他在大坝前会见老红军之后,好像看出了我的紧张心情,就主动让我为他和随同前来的妻子、儿子在水库前拍张照片,作为留念。
“我是来休假的,不要登报”
当刘帅从山区回到六安城,我揿动相机快门的手已经运用自如了。他晚上睡得很晚,早晨起得很早。散步时,还给我们讲长征的故事,有时还把头天晚上看六安县志看得眼睛发花的情况,告诉我们,不时主动地同我们随行人员谈心。
一天早晨,刘帅牵着他的小儿子走进了皖西烈士纪念馆,一进门,他就向先烈们的遗像深深一鞠躬,并语重心长地说:“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呀,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看完馆里陈列的烈士遗像和遗物之后,他挥毫写下了“追念先烈英雄事迹,鼓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字句。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在他离开安徽时,曾特地把我叫过去,说:“记者同志,我是休假来的,不要作报道,我是走马看花,毛主席、朱老总他们下来,是调查研究,下马看花。你给我照相留个纪念是可以的,可不要登报啊!”
这件事发生在1958年5月,今天回忆起来,刘帅的伟大谦逊和教诲仍使我激动不已,感悟颇多。
刘帅夫人一席话
真是有缘,1989 年3月底,我在芜湖采访,住在铁山宾馆,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老人也下榻在此。
这位老革命,是安徽六安人。30多年过去了,一提起我在佛子岭水库给他们拍照的事,她还记忆犹新。她问我:“那张底片还在不在?”我说:“回去找找,还可能找到……”
4月初,老人到了马鞍山。我把找到的几张底片,请人给放大了几张,亲手交给了她。老人很高兴,我问她有几个孩子,现在都过得好吗?她说她有6个孩子。说到此,老人特别加重语气说了一句:“我家没有一个孩子是做生意的。”我感到这句话很有分量,以我之见,为大官的,最好都有此家风。如果你纵子经商,就不可能不动用你的无形资产……
我想再继续“挖一挖”,把这位老人更生动的高尚品德写出来。可是夜已深了,老人已有倦意。她说:“我把北京的住址和电话号码留给你,下次去北京,到我家再详谈。”我说:“下次如有机会,我一定登门再访。”时隔不久,她就给我寄来《刘伯承元帅》画册一本,并亲笔写下:“张振国同志惠存——汪荣华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还盖上了她的私人印章。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原《人民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