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6米,高近3米的屏风上用吴山铁字写成了《兰亭序》。这是由合肥瑶海区非遗传承人郑书山创造的巨幅“铁字”屏风。据了解,如此之大的铁字作品在全国也属罕见。
十来个壮汉抬着都吃力
记者昨天上午来到郑书山居住的小区内。小区居民楼的底层正靠放着郑书山制作的巨幅铁字。记者看到,屏风的一面是用铁字写成的《兰亭序》。另一面则是铁画画作《迎客松》。屏风四周的镶框和底座都是由昂贵的花梨木制作而成。
郑书山告诉记者,整个屏风长6米,高2.2米,加上底座的高度将近3米高。“一般家里根本放不下这么大的屏风”。郑书山表示,屏风是专门为北京的一家企业制作的。由于工艺精湛,郑书山的铁字也早已声名远扬。企业也正是慕名找到了郑书山,制造了这幅巨型铁字屏风。
记者在现场看到,铁字屏风不仅身形巨大,吨位也着实吓人。据了解,加上底座整幅铁字可达3吨重。现场,十来个壮汉想把铁字屏风挪个位置。但由于实在太重,最后只得作罢。
20个“之”字个个不同
《兰亭序》由晋代著名的书法家王曦之所写。《兰亭序》中最具特色的便是20个书写手法都不一样的“之”字。而为了“写”好这20个“之”字,郑书山没少下功夫。
据郑书山介绍,他从去年9月底就开始了铁字屏风的制作。等到作品全部制作完成花了自己3个多月的时间。“书法最讲究提按顿挫,写作者的心情也会影响到书写出来的字”。郑书山表示,《兰亭序》中的20个“之”字,每一个“之”字都不一样。怎样通过“铁字”将纸墨书法的提按顿挫完美传神地表现出来,这也是铁字艺术最考验人的地方。
“来个人打扰一下,灵感就全没了”。为了“写”好这20个“之”字,郑书山私底下不知废了多少个“之”字。有时要“写”出一个满意的“之”字之前要废掉七八个。郑书山告诉记者,自己在做铁字的时候很讲究灵感。“灵感一来铁字出来的就快,没灵感了就不行”。
323个铁字 凿出上万个洞
郑书山用铁字将《兰亭序》的书法神韵完美的表达了出来。但为了能将这些铁字镶刻在屏风上,郑书山用了1万多个铆钉。据了解,铁字主要用锤子和杠子打造而成。铁字的厚度大约在0.5毫米左右。
为了将铁字镶刻在屏风上,郑书山要将铁钉打在铁字上。为了保证铁字在镶刻过程中不变形,制作铁字的材料必须选择低碳含锌铁。“323个铁字后面是1万多颗铆钉”。郑书山笑着说,铁字后面凿出的洞比电视机芯板的构造还要复杂。
目前,这幅巨型铁字屏风将专车运往北京。当记者问这幅铁字的价格时,郑书山笑着说:“大概30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