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不少市民总觉得“钱袋子”很不充实。在追逐CPI的道路上,“钱袋子”一直没有跑赢过,反而一再“缩水”。叩开2011年的大门,如何让“钱袋子”更饱满?赚钱的同时怎样让“钱生钱”?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渠道?成了很多普通居民新年里思考的头一件大事。(今日本报04、05版)
存款?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仍然是一个负利率时代,也就是说,放在银行里的钱,利息还没有物价上涨快。楼市?国家调控轮番上阵,房产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更别说投资楼市需要大笔资金,哪里是普通百姓那点闲钱能消受得了的。股市?2010年中国股市“熊”冠全球,七成股民都“撞到了跌墙”,更别说股市这东西本来就变化莫测,令散户们“理还乱”……
于是乎,不少钱就流入了“另类投资”市场,把邮票、粮票、纸币、玉石、红木,甚至是装茅台的酒瓶拿来轮番“恶炒”,出现“豆你玩”、“蒜你狠”之类的疯狂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似是一个市场现象,但背后折射出民间强烈的投资愿望与较少的投资渠道矛盾突出。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即使在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活跃的广东,目前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比重也仅占3%左右。
追本溯源,要想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拓宽普通居民的投资渠道才是关键,如何“创造条件”?值得好好探讨。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开发各种理财产品,让居民手里的余钱不但有效流动起来,还能结出“果实”来;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居民创业的支持力度,激活民间投资,想方设法让老百姓“钱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