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无意中的发现
八年级上学期,我们的第一节语文课就学习了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诗人笔下那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我去黄山旅游的时候,发现黄山区乌石乡桃坑村的景色竟然和《桃花源记》的内容处处吻合,而一路行来的情境也与诗人的描述相当。《桃花源记》的诗句一句句在我脑海中浮现,和眼前的景色相互印证——难道这儿就是桃花源的原型地?我为这个大胆的想法而振奋。在随后的游程中,我开始刻意观察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生活形态和风俗,搜集相关资料,寻找桃花源的影子。
回程后,我开始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寻找更多的证据。
考察桃花源的路线
从合肥乘车出发,向南进入合铜黄高速,在太平区下高速出口,缘太平湖岸蜿蜒向南行,一路青山耸翠、碧水扬波。车至乌石乡始转向西南行,到船渡村沿舒溪河岸南下,就来到了著名的石壁陈村“三仙鲤”景点。
车过桃园桥沿村村通水泥路曲折南行。路宽不过三米左右,两侧竹木森森,数度转弯后,突现一隧洞,洞口藤牵蔓绕,仅容一辆中巴通行。洞深九十余米,出洞后数十步忽豁然开朗。道边山花烂漫,谷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此村名方家岭,里面还有汪家村、松坑村等七八个自然村。此平坦谷地四面环山,唯有一个隧洞与外界交通。深入至谷底大坑王家自然村,但见池塘清澈、溪流潺湲、茂林修竹、古树参天、白墙青瓦,一色徽派风格。丁男在田间耕作,妇女在室内制茶,老人抱着幼童在村中漫步……俨然一幅世外桃源图。
陶渊明亲临乌石乡
自《桃花源记》问世以来,桃花源之所在便众说纷纭,自古至今先后出现了江西说、湖南说、湖北说、河南说、陕西说、台湾说、江苏说、安徽说等等。要考证某处是不是陶渊明所描述的真桃花源的原型地,就必须回答清楚千百年来令人困惑并饱受质疑的几个问题:桃花源是否实有其地还是子虚乌有?陶渊明是否确实到过这个地方?陶渊明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来?
首先,我认为“桃花源”实有其地而非虚构。权威史学家陈寅恪大师曾发表考据文章《桃花源记旁证》,认为“《桃花源记》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纪实,二为寓意,通过纪实描述寄托人们的理想期盼。既是纪实文章,当然是实指,必有实地。
其次,历史上陶渊明确实曾经到过乌石乡。据《乌石乡志概述》记载:“船渡村境内的汉代古迹”三仙姑“吸引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登临赋诗,并将‘舒氏三女食桃化鲤成仙’的美丽传说写进其《搜神后记》。”陈寅恪先生论证《搜神后记》是陶氏原著。只不过是经后人增益过而已。《搜神后记》中的《舒姑泉》一文,文日:“舒溪又名古涎,溪之畔盖山之下,前汉有舒氏三女,上盖山采樵,憩于清泉之侧,遇桃从涧出,分而食之,忽坐化。其母闻讯至,唯见清泉湛然。乃曰:‘吾女好音乐’,于是作弦歌招魂,旋见朱鲤三尾,浮游而来。自此,有人在泉边作乐嬉戏,均可见朱鲤跃出水面,此泉因名化鲤溪(又名舒姑泉)。”所言与当地传说故事内容相一致。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到乌石乡来呢?《乌石乡志》及《重建三圣殿乐输碑记》均有明文论述:乌石乡有一个石壁陈村,聚居着舒姓人家。村在盖山与尖山之间,村前有小溪流过,命名为舒溪。这里在汉代时就建有远近闻名的三仙姑庙,庙旁有化鲤溪、六角亭、舒姑祠等胜迹。历史上这里就是著名景点:“山屏耸秀,水带回澜,林木辉映,舟车络绎。”陶渊明当时正撰著《搜神后记》,自然就慕名览胜,来此采访了。
隐藏的历史证据
至于文末所述的渔人归报郡守,派人再去寻找时遂迷路而不可复见,南阳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亦未果,那是因为陶渊明先生遵守承诺:“不足为外人道”,故意卖了个关子,引得历朝历代不知多少骚客雅士四处寻觅而终不可得。但真正的高士还是大体上知道“桃花源”位于“清溪河畔”,只可惜不得“其洞而入”。例如,唐朝大诗人王维《桃源行》一诗曰:“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代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两位大诗人三次提及清溪,显然不是指“水清之溪”而是实指清溪河。虽然殷(隐)溪河、舒溪河都是清溪河之上游支流,但也都足属于清溪河。唐朝距东晋年代不远,所以这些大诗人是知道桃花源就在清溪河畔的。尤其是张旭写得更具体,“石矶西畔问渔船”,矶,水边突出的石壁,女采石矶、燕子矶,张旭几乎就直指石壁陈村了,而且知道是在清溪河西侧,可惜就是找不到洞口。大诗人李白最为敬重陶渊明,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李白也曾到乌石乡探寻,走到夏村,访友人未遇,无人引导,只好“打驴回府”,如今夏村的山便名为“回驴岭”,建有李白亭。
其实,陶渊明先生完全记得桃花源之所在,他觉得今太平县、黟县这一带都是桃花源,便让他的子孙迁来徽州居住,如今的潜口村陶姓人家都是陶渊明后代,潜口村就是为纪念陶潜(渊明)而名之的。黟县陶村于1992年发现了《陶氏宗谱》,认定陶村陶氏人家都是陶渊明的后代。近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是陶渊明的后代,行知先生家徽州老宅处就名之为“五柳巷”,其宗祠名“五柳祠”,也是为纪念先祖号为“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上述这些事实也都可以作为桃花源就在桃坑村山谷中的有利旁证。
《桃花源记》原文相关印证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今考:武陵渔人其实是指池州府治贵池城西部15公里之武林城渔人。如果桃坑村是桃花源的原型地,至少在皖南境内应有“武陵”这个地方。通过咨询地方志专家,据说在池州曾有过“武林城”。再查阅《辞海》“武林”条目,曰:“古城名,又名虎林城。三国吴筑,故址在今安徽贵池西。孙休为琅琊王,镇武林城,后陆允、何逊曾任武林城都督。”
贵池西江边有“武林城”,具体位置在哪里呢?查阅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册》,将虎林城(戍)标记在贵池城西上游的乌沙镇治处。清乾隆《池州府志》则记载:“有孙吴大、小砦在乌沙夹。”并有专文论述乌沙港位置之重要,长江至此遇一江心洲将江面一分为二,南北两江面都较狭窄,在乌沙港设大寨,也就是筑武林城(又名虎林城),在江心洲上筑小寨,驻军镇守,则两江水面均在箭的射程之内,就完全控制了长江水面,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孙权让他的儿子琅琊王孙休任武林城都督,可见其重视程度。但这个武林城是纯粹的军事要塞,并未进入行政建制,所以要塞废了以后仍名乌沙镇,有港口。
晋朝距离三国时期甚近,显然是武林城仍矗立江边。由此也可推知,陶渊明乘舟东下,是经过东至县至贵池县武林城上岸的。他说的武陵人捕鱼为业,实在就是其自谓,他不想实指武林,乃故弄玄虚,写成武陵,因为当地还有南陵、铜陵、陵阳等地名,把武林写成武陵也是很自然的了。所以《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实在就是指贵池武林城的武林渔人。
原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考:虽然我们是一路开车前往桃坑村,但车到舒溪河段后,狭窄的道路便一直缘溪而行,溪流亦宽阔可载舟行。至桃园桥,溪流渐小。过桥不久便得一山,即可见一隧道。当地人介绍,此隧道原本是十分狭窄的一个小山洞,是谷中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1956年,当地赫赫有名的“铁姑娘”队用人工的方式,把山洞拓宽为现今的隧道,并取名“胜天洞”。穿过该洞,眼前景物,与原文描述无二。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今考:南阳刘子骥是指当时丹阳郡猷州的南阳县。《桃花源记》文末的南阳不知迷惑了多少人。现在,一般人只知道河南省有南阳县,岂不知汉代时的江南丹阳郡宣州有个南阳县。查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在“江南西道,宣州部第287页”有明确记载:“泾,汉泾县,属丹阳郡。武德三年,置猷州……领泾、南阳、安吴三县。八年,废猷州及南阳、安吴二县,属宣州。县界有陵阳山。”
陵阳这个地方曾经很出名,古代曾设为陵阳县,后改广阳县,武德三年改南阳县,后来又废掉了。今之池州市属青阳县南部与黄山区(原太平县)交界处有陵阳镇,在陵阳镇西偏南方向6公里处有南阳乡,即古南阳县治,现在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南阳林场,有清溪河直通贵池县城。文中所说的南阳刘子骥应该就是这个南阳,距离“桃花源”也就是三十多公里了。
相关专家观点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历史专家翁飞博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38处号称桃花源的地区,但可缘溪乘船到达,并穿过山洞到达的应有桃坑村一处,可以说,在地理上和《桃花源记》记载吻合的只有桃坑村。从这一点来看,桃花源原型地非桃坑村莫属。
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参事、著名农村问题专家、高级农艺师何开荫:从桃坑村整个地形地貌和风俗人情分析,与《桃花源记》描述丝丝入扣。再结合历史上陶渊明的相关活动,分析推断出陶渊明到达桃坑的路线图,每一个链条都十分契合,可以说桃坑就是桃花源。
著名汉语文字学家、黄山旅游专家黄剑杰:作为长期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的黄山人,我对《桃花源记》和桃坑都十分熟悉,二者在内容上空前同一,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陶渊明来过桃坑,并由此写出了传世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