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奔腾。
在去池州东至县南溪古寨的路上,脑海里一直试图描绘着这里的景象——江南塞上。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长江以南的村落里扎了根,这将会是怎样一种融合与延续。
这一次,我们绵延几十里路程,绕过青山环绕见到了静卧在山谷间的南溪古寨;这一次,我们有幸遇到发现南溪古寨是匈奴部落栖居地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任骏先生,听他讲述这里的历史沧桑。
深山里的古寨情缘
深藏于山谷之中的南溪古寨是最后一个匈奴部落的居住地,汽车一路颠簸从东至县城绵延几十里开向南溪古寨。冬季的山间更显得安静而沉寂,汽车停在一条小路边。任骏走下车来,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几座山峦屹立远方,雾气升腾。他告诉我们这里便是村落的入口,但外人从这里看过去,只能看见山,根本就不会想到这里还会有人家,这也是当初匈奴部落选择此地驻扎的原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说起和南溪古寨的渊源,任骏说,那可以追溯到1998年。那时候他们公司的一个同事告诉他,这里有这么一个寨子,于是南京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的他兴趣使然,立马决定来看看。当时的南溪古寨根本没有公路,汽车进不来,只能乘坐拖拉机。当拖拉机载着任骏来到南溪古寨时,他立刻被这里原生态的村落和美景所震撼,但当看到村里的路边、猪圈旁散落着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墓碑、石刻等等,任骏心痛万分。他当即决定一定要保护这里的文化。
这一次,也注定了任骏的南溪情缘。
匈奴城堡和金氏祠堂
沿着小路往里走,豁然开朗,一座古寨安谧地躺在青山的怀抱之中。村口的古树下散落着一些断石残柱,任骏指着上面花纹说,这些石刻可以看出匈奴人的痕迹,都是一些草原上骑射的图案。古树旁有一座单孔石拱古桥。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这样的古桥村里还有两座,叫做“进村三把锁”。
匈奴人迁到了这里,野性与斗志渐渐褪去,生活和皖南当地的居民已很相近。寨子里的房屋大多是粉墙黛瓦马头墙,很有皖南民居风格。据村民介绍,寨内共有99弄,88沟,是天然的八卦迷宫,水道呈S形走向,外人进来都会迷路。
“我们村内最古老的建筑,是匈奴城堡和金氏祠堂。”匈奴城堡是一座建于元代的碉堡,碉堡四周的墙壁上有很多小孔,是瞭望和射箭之用。我们得知这座碉堡原先是整个古寨的最高处,匈奴人就在这座碉堡里观察外面的情况防御敌人。这座碉堡最奇特的地方是它墙壁之间的夹角不是直角,而是呈60度,像一支剪。村长告诉我们,这把剪朝西北,正是当时匈奴人居住的地方,也代表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南溪古寨尚存的唯一一座金氏宗祠,始建于1583年。堂内99根柱子上雕刻着各种有着匈奴特征的花纹。据说当年修建这座祠堂的时候,原本是有100根柱子,后来因为只有皇族才能如此建造,在朝中做官的金之俊赶紧让族人锯短了一根柱子,堂内只有99根着地,也因此避免了一场灾祸。村民告诉我们,这样的祠堂原先村里还有十几座,在文革时期都被毁坏,当时这座祠堂是作为存放粮食的仓库才得以保留。
汉武帝托孤南溪始祖
关于南溪古寨的起源,任骏告诉我们,这里的祖先叫做金日磾。
汉武帝大胆使用匈奴降人,匈奴人投汉封侯者多达20多位,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南溪古寨金氏家族始祖金日磾的信任和重用。金日磾原名“日磾”是匈奴最大部落休屠王的王子,休屠王因降汉后悔,被浑邪王杀死,其子日磾(音同密敌)及阏氏弟伦被俘虏,都被没入官府为奴,日磾被派到黄门养马。
某一日,汉武帝大宴宾客,为了炫耀他的战马,命宫中养马人将马带到席前,其他养马人无不借机偷看嫔妃和宫女,只有日磾一身正气、目不斜视,汉武帝深以为奇,便让他留下,一询问,原来他是匈奴贵胄,汉武帝就赐姓为“金”,日磾从此成为金日磾,成为南溪古寨金氏家族始祖。
金日磾一再得到朝廷重用,曾任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成为朝廷重臣。汉武帝临终前托霍光辅佐少主,霍光推荐金日磾,金日磾推辞说他是匈奴人,不宜受此重任,而且会让匈奴看不起汉朝。汉武帝就命金日磾位居霍光之后,上官桀之前,同为托孤重臣。
金日磾第四十五代子孙廷烈公考取进士,再授江宁令,后任徽州通判,于公元872年携家眷由长安迁往徽州。金日磾的第四十六代——廷烈公之子金侨公因避黄巢之乱,携带家人迁居南溪,在此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