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欢迎尼克松的神秘晚宴
2010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972年欢迎尼克松的神秘晚宴

 

这是一次秘密国宴,有关这次宴请的一切事先都没有对外宣布,但由它所开始的一系列外交事件,却永远载入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史册,从此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改变……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及至建交,是整个新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正因其意义重大,对实现“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松总统的来访,周恩来格外重视,欢迎宴会的菜谱、菜单设计等事务都由他逐一安排核准并亲自圈定。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着陆。当晚7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款待尼克松一行。

为接待工作而忙碌的“34号特供处”

中美外交关系的破冰是世界瞩目之举,早在一年前,中国方面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作为总理的周恩来对此更是高度重视。为保证来访取得圆满成功,周恩来亲自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再强调准备工作要做好做细,确保一切活动都做到万无一失。负责食品采购工作的张涛参加了那次筹备会议。

多年来,张涛所在的工作单位对外只用数字“34号”来代表。这个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食品“特供”机构,设立伊始的使命,就是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访华元首以及类似国宴这样的重大国事活动提供安全的食品保障。

当得知美国人喜欢吃海鲜时,有关方面便决定准备新鲜的黄海鲍鱼以做备用。 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人民公社的潜水队接到任务后,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进行采捕,从中挑选出精品运到北京。在欢迎宴会上有一道“芙蓉竹荪汤”,其中用的原料竹荪就是产自四川长宁。当年,长宁县接到上级领导通知,紧急调集2斤长宁竹荪,还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千万耽误不得。

在欢迎宴会上,其中一道菜需要新鲜的蚕豆。但春播蚕豆一般七八月收获,要在天寒地冻的一二月份找到新鲜蚕豆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时间紧迫,又正值春节放假,浙江省平阳县供应组大部分同志被临时召了回来。最后他们在平阳县钱仓镇一带找到了长势良好的蚕豆地。据当地人介绍,这就是在农业界被称为“钱仓早”的蚕豆。由于当时蚕豆的果子还比较小,于是工作组多次请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推算,预测在运输当天,蚕豆可以长到多大?当得知运输那天蚕豆的豆肉已经可以入菜时,工作人员马上向北京方面作了汇报。

奶酪和鱼籽等食品,这些在当时中国人都没见过的东西,却是外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这可让负责采购的人犯了难。此时美国方面还提出要为尼克松夫人准备一种可以直接饮用的果汁。在今天听来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在当时却让张涛等人费了一番脑筋。因为当时能直接饮用的果汁还没有听说过。后来他们采用了人工压榨的“土办法”为客人加工出了“果汁”。 

寓意深刻的“烧滑水”

1972年2月21日中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准时降落在北京东郊机场。以往外国元首来访,通常都是下榻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18号总统楼,此次尼克松一行也不例外。这天中午,钓鱼台国宾馆为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准备了第—次午宴。为欢迎尼克松夫妇的到访,毛泽东还亲自为他们增添了3道菜,并指定由中南海的厨师程汝明做好后送到钓鱼台。

这次午宴上有一道菜叫“烧滑水”,对于不喜欢吃多刺鱼的外宾来说,这道菜并不合适,但毛泽东执意要加上去。就这样,由毛泽东钦点的“烧滑水”、鱼翅仔鸡、牛排这3个菜一同端上了尼克松夫妇的餐桌。当尼克松及夫人知道这三道菜是毛泽东及夫人江青特意为他们安排的,感到非常高兴,而且吃得很干净。吃完之后他们连声道谢,并表示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好客之情。

事后,程汝明悟出了这道菜背后所预示的特殊意义。“烧滑水”实际上是用青鱼的尾部做主料,那是鱼身上最有力的一段,它好像是鱼游水时的前舵和推进器。毛泽东可能想借这个寓意,希望中美这两个国家从这一周开始,一起推动两国及世界向前发展。

名震世界的历史性干杯

1972年2月21日晚,为欢迎尼克松及夫人一行举办的盛大国宴在灯火通明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拉开了帷幕。

宴会开始,周恩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紧接着,祝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周恩来招待尼克松和基辛格这样的贵宾用的茅台酒据说已贮存30年以上。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周恩来举起面前的一个小酒杯向尼克松介绍。“我听说过您讲的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可是点火时,烟还没有吸燃,他自己先爆炸了。”尼克松讲到这里,不等翻译说出,自己先笑了。此时周恩来也开怀大笑,他当真拿来火柴,划着之后,认真点燃自己杯中的茅台酒,用愉快的声音说:“总统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的确,这纯净透明、醇香浓郁的茅台酒将尼克松深深地迷住了。

周恩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尼克松一次又一次朝周恩来的酒杯投去目光并问道:“我听说您的酒量很大?”周恩来笑了笑,带着回忆的神情说:“过去能喝,红军长征时,我曾经一次喝过 25 杯茅台。”并说,“比这个杯子还大。”尼克松吃了一惊,继而疑惑地问:“可是今天你没喝?”周恩来点了点头:“年龄大了。医生限制我喝酒,不能超过两杯,最多三杯。”尼克松接着说:“我在书里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故事,说红军长征途中攻占生产茅台酒的茅台镇,把镇里的酒全都喝光了。”周恩来此时眨动双眼,目光里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感慨地说:“长征路上,茅台酒是被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还能治伤风感冒 。”尼克松爽快地说:“那就让我们用这个‘万能良药’干杯吧。”尼克松举杯, 周恩来也举起了酒杯。

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现场演奏的《美丽的亚美利加》和《牧场上的家》两首美国乐曲,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两首曲子也是周恩来事先安排好的,周恩来对军乐团的同志们说:“《美丽的亚美利加》这首曲子是尼克松总统就职时选的曲子,他是个音乐内行,我们选这首曲子让他像回到自己家乡一样亲切。我们选择这些曲子是表达中国人民的友谊。”尼克松在国宴结束后,特意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到军乐团面前,对他们表示衷心祝贺和感谢,并对中方周到的安排赞不绝口。

美国方面也为这次宴会做了全面充分的准备,尼克松尤其费了一番心思,席间,他轻松自如地使用着中国筷子,不紧不慢地夹取美味佳肴品尝,令周恩来大加赞赏。此时,或许只有尼克松自己明白,为了这次访问成功,尼克松很是费了一番心机,他在出访前埋头苦练了一个多月用筷子的技巧。

就在这次宴会结束7天之后,中美双方共同签署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封存在中美之间22年之久的坚冰就此打破。     据《世纪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