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给民企更大的发展空间
来安徽发展,企业会“如鱼得水”
下一篇4 2010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安民接受本报专访表示:
政府应给民企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 俞宝强 宛月琴/文 李超钰/图
 

昨日,记者赶到民企老总们的“集聚地”,采访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安民。孙安民认为,民企能不能做大做强,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很重要,对于中国民企的整体壮大,他认为政府应该给空间。

发展要素

企业家自身起决定性作用

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孙安民与工商联颇有缘分。他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之前曾担任过北京市工商联会长。两次在工商联担任领导,他对这个职业非常有感情。他在与记者坦率真诚对话的同时,也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年轻人,尤其是年轻企业家在成长的路上,应具备怎样的心态。

“2001年,我还在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会长的时候,主编了一本《走向成功》的书,书中以51个北京市民营企业为例,透析他们走向成功的原因。但仅仅不到10年的时间,书中提到的红红火火的企业中,很多已经倒闭或萎缩。”谈起这些,孙安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会倒掉?是因为经济危机吗?答案是否定的。“外因固然重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是因为企业家自身出了问题。”他表示,一个企业家要有独特的胸怀与气度,才能将企业越做越强。

发展方向

民营企业要向跨国公司学习

“目前,民营企业以其突出的产权优势、机制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崭露头角’。同时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开展跨国投资、跨国经营,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跨国公司的实力和规模。”孙安民将跨国公司定义为:不仅是世界资金的最大源头,也是世界新技术开发的主要来源,跨国公司是推动市场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体。“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说,跨国公司将主宰未来全球经济。”

“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海外渠道,在跨国经营中经验丰富,而中国的民营企业,拥有丰富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拥有广泛的营销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通过交流与对话,寻求新形势下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合作双赢的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据孙安民介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有助于向跨国公司学习,实现优势互补。

发展环境

建议为民营中小企业减负

“民营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完全是党的政策确立和推动的,不是自身产生的,没有国家的政策出台就没有非公经济的空间。”孙安民告诉记者,政府要让利于非公经济,让空间于非公经济,给它生存空间,它才能发展。如果放任国有企业以当前的雷霆万钧之势发展下去,势必挤压了非公经济的空间。所以说“让空间”这个“主”还要政府做。

如何发展民营企业?孙安民建议,为中小企业减轻税负。“中小企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如果从利益的补偿上说,应该着眼于减轻税负,而不是着眼于财政补贴,减轻税负更具有公平性和普惠型,而财政补贴往往是局部的、个别的。”在交谈中,孙安民认为,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减轻税负方面力度还不够,应该再减低点,甚至免税。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