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栽一棵树的代价相当于南方栽一亩
安农、安财明年起“进军”一本
下一篇4 2010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这里栽一棵树的代价相当于南方栽一亩
能源城市淮北“转型”走向文明路
记者 何曙光
 

“淮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能学习小猫钓鱼的精神,而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搞文明创建,更是民意所向,民心所指。”日前,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毕美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淮北正处于城市转型时期,而文明创建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淮北市民长期支持分不开,老百姓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认同了这个城市,找到了骄傲和自豪。

转型淮北走向幸福路

作为一个能源城市,淮北市为国家贡献了近7亿吨原煤的同时,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009年3月,淮北市被国务院确定为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历史将一个绝佳的机遇交给了淮北,城市转型势在必行。一听到“喜讯”,淮北市当即编制了《资源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全面开启城市转型工作,而文明创建成为一个给力的抓手。

“在淮北,栽活一棵树付出的代价相当于在南方栽一亩。淮北的山是石质山,要炸坑填土栽植。淮北经济基础也算不上一流,是什么促生了淮北文明之花盛艳开放?最根本的推动力是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广大淮北老百姓的民意。” 毕美家说,作为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淮北市正是通过文明创建,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生活更幸福。

废垃圾“变身”电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垃圾“围堵”城市,垃圾废物处理一直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而淮北一直在思考如何变废为宝的问题。

在淮北宇能热电厂,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几辆大卡车将大量的生活、建筑垃圾运往一个存储池,经过几名工人简单分拣,垃圾“流”进了发电设备机器内,几个流程后,显示仪上出现的是电能信号,而这些流程记者在一间监控室内看得清清楚楚。

在厂区内,“让垃圾书写文明,还自然碧水蓝天”成为醒目的标语,崭新的厂房,干净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的操作系统,甚至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是垃圾处理的地方。

该电厂的负责人邓西勇告诉记者,淮北宇能热电厂分两期进行垃圾发电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运行,达到日处理400吨生活垃圾规模;二期工程每日可处理1000~1200吨生活垃圾的目标。

投入运行后的一期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将达到14.6万吨,年发电量8400万千瓦时,供热6万吨,可减少沼气排放500万标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600吨,各种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低于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

邓西勇告诉记者,他们正是希望通过这种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做法为淮北的环保事业和城乡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