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合肥审视 立足合肥谋划
改革作息制度也要敢于“拆违”
3上一篇 2010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改革作息制度也要敢于“拆违”
合肥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话民生
记者 祝亮
 

昨日的座谈会上,31位政协委员积极发言,就合肥的市政建设、创业就业、能源革命、小区规划等民生问题畅所欲言。

合肥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杜青:

莫让“人工湖”变成“死水潭”

在规划和建设住宅小区时,为增加卖点,开发商纷纷将人工湖建在住宅小区内。但是,由于维护不及时,部分住宅小区的人工湖建成若干年后就变成了臭水湖,夏季到来,蚊蝇孳生,严重影响业主的生活,同时也污染了周边的环境。

为此,合肥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杜青建议,合肥市应对全市住宅小区的人工湖进行科学规划,小区人工湖一定要建在沿湖、沿河等水源充足的周边,引水建造人工湖,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未具备这样的条件,尽量将人工湖的规划改为人工休闲广场或停车场等,如果开发商坚持要建人工湖的话,应把握适度原则,考虑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成本。

合肥市政协常委、民建省委委员、庐阳区副区长张怀科:

改革作息制度也要敢于“拆违”

合肥市政协常委、民建省委委员、庐阳区副区长张怀科通过调研认为,“朝九晚五”让根深蒂固的午睡习惯受到冲击,特别是有此“积习”的50岁以上老同志认同。“传统的作息制度长时间的午休,给外地来肥办事的人员带来诸多不便,留下很多与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不相适应的印象。”

所以,相比之下“朝九晚五”是一种更为高效、更为人性化的制度。 “我们在推行‘朝九晚五’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虽说积习难改,但新时期的发展趋势逼迫我们必须改。与之前合肥的大拆违相比,改革作息制度也是在‘拆违’。”

合肥市政协常委、市统计局信息管理处处长沈锦霞:

合肥也应推出“一元公寓”

随着合肥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千千万万农民工开始不断涌入这座城市,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合肥市政协常委、市统计局信息管理处处长沈锦霞建议,解决农民工及其家属、子女保障性住房问题,一方面要开放廉租房租住条件;另一方面,就可学习山东临沂等地的做法,实施“一元公寓”制。可在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各选址建设一处或几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工公寓,保证有洗刷设施和多处餐饮点,由城管部门按每天1元的标准收取管理费并实施管理,农民工可随住随交,以此来进一步保障农民工住房权益。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