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居民因病致贫的“咽喉”?如何让住院“门槛费”不再高昂?如何让居民对社区小医院不再“望而却步”……当前,我省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如何趟过这摊深水?12月15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我省医改又有“大手笔”。
看病减负: 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
问题:住院“门槛费”、高价药物、“专家”门诊费等,为何大医院收费“多多”?
政府回应:目前,我省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全省中标的288个品种,857个品规基本药物价格,比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门诊费、住院费平均下降20%以上。医院不合理用药得到控制,抗生素使用比例和门诊输液率下降。
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首批试点城市,目前芜湖、马鞍山市均已成立了医疗集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正稳步开展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补偿机制、监管机制以及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我省将“以点带面”,以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参保政策: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
问题: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职工,以及困难企业职工,为什么未能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政府回应: 2010年,我省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年/人,全省各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均已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和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在政策范围内,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基金的支付比例,已分别达到78%、60%。今后,各级政府将增加投入、分类指导,将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包括学龄儿童在内的城乡非就业居民,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全面落实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政策。
方便报销:90%的出院病人即时结报费用
问题:转诊病人、省外务工农民住院报销手续,为什么不能即时结报,浪费了太大的人力、财力?
政府回应:在全面普及门诊统筹的基础上,将扩大总额预付试点区域范围,争取覆盖60%以上的统筹地区。扩大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异地结算)覆盖范围,实现90%的出院病人能够获得即时结报服务。
同时,启动省外住院的即时结报,方便我省转诊病人和省外务工农民住院报销。着力解决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特别是跨城乡、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医保关系衔接问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免去参保人来回奔波之苦。
医疗条件: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卫生室
问题: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在基层社区,则冷冷清清。多年来,为什么群众看病“口味”一直不变?
政府回应:据省卫生厅2009年统计资料显示,全省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有床位144593张,而社会力量及个人举办的医疗机构仅有床位32131张,仅占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18.2%。
2009年以来,中央和省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投入达27.26亿元。目前,我省已建设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34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195个、县级医院40个、村卫生室6011个。此外,还有62个县级传染病病区、5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省卫生厅等部门通过公开招募方式,吸引医药卫生类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组织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对医学生培养工作,缩小与大医院的差距。
到2011年,确保全省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
医改经费:3年新增投入达460亿元
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为什么成为历史问题?
政府回应:多年来,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只能靠自筹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器械采购等,形成了沉重的债务。据卫生厅统计,2009年全省仅乡镇卫生院的历史债务高达14.5亿元。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收支两条线”,而财政补偿并未将其债务纳入囊中,制约其长远发展。
据初步测算,2009年至2011年,我省新增医改经费投入达460亿元。2009年,已投入114亿元,今年前9个月,全省各级财政投入70.3亿元(不含中央补助),其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7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5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8.3亿元,公立医院改革支出2.5亿元,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