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报道 12月5日,第七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就当前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与海内外热钱等问题进行探讨。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潜在的通货膨胀已远远高于官方数据。国内热钱对通胀影响远远大于国际热钱影响。国家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宏观调控考验。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王曦教授认为,官方有关通货膨胀的统计数据被低估。根据2010年M1(狭义货币)增速达到21%的情况来推测,我国由于货币增发导致的复合性潜在通货膨胀可达30%以上。王曦认为,我国在2009年近10万亿元新增信贷货币与今年的贷款增速叠加,导致近期货币流动速度反弹。同时,由于企业信贷增速恢复过快, 我国的货币超速增速问题日益凸显。其中,2009-2010年的潜在通胀可达3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表示,目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估价过低,造成软通货逃向硬财富。中国等新兴国家成为全球套利资金追保值的热点。孙立坚建议,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必须防止大量低估的国际货币进入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