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剑去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事业的一大损失。
中国的条件是什么?这是蔡定剑在本书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公民素质与民主选举》一文中,蔡定剑通过问卷调查,以事实回击了这种论调。调查显示,通常被认为“民主素质最差”的农民,对于民主选举,有着比城市居民更高的热忱。
再次,民主能不能是一种广泛的生活方式?本书许多文章着力批评将民主窄化、固化、程式化的观点。蔡定剑先生强调,民主最基本也是最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是社区的所有成员都享有平等参与社区集体决策的权利。归根结底,“民主是全体公民支配政府,政府对公民负责的政治体制”。蔡定剑认为,过度夸张民主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的观点,意在宣扬少数精英治国的必要性,逻辑上荒唐、事实上有害。现今的宪政民主国家,通过违宪审查、法治、媒体介入、NGO等社会组织的勃兴,基本从制度上消除了多数人暴政的基本可能。
权力斗争的输赢和政权更迭都是“精神性”的,而非“肉体性”,“输家”不仅不用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会有继续追逐目标的渠道和可能,无须诉诸暴力来达到目的。
蔡定剑先生认为,民主政治对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不是直接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更依赖于法制。根据蔡先生的论述,可以推导出“民主与经济的关系”:如果没有民主,仅仅有人治,可能会有经济繁荣,但这样的繁荣不会长久;如果有了民主,从长远来看,也就保卫了有产者的利益。
蔡先生留给我们的这本书,应当是人们重新认识、理解民主,摆脱流行谬误的普及读本。 郑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