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合肥招投标中心挂出合肥荣事达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清算资产转让公告,现有资产将以147万元的底价转让。记者注意到,此前该公司曾两次公开挂牌转让,一直未果,最终走上“清算”之路。而今年3月,安徽国风生物能源也是在经历三次挂牌之后,才以1300万的低价被“甩卖”。
新能源产业,无疑是公认前景向好的新兴产业。为什么安徽屡有新能源企业“败走麦城”,甚至沦落到“清算”下场?
荣事达新能源147万元“清算”
据合肥产权交易中心公告显示,此次转让的合肥荣事达新能源清算资产,包括机械设备和存货,机械设备包括锂电池生产及检测专用设备等共446项及评估价值约30万元的存货,转让底价为14万元。
据了解,合肥荣事达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经营范围主要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材料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实际上,这不是它第一次“转让”,早在一年前的2009年9月9日,合肥荣事达新能源曾经以308万元转让100%股权,而更早前的2008年1月22日,它就公开转让过其49%国有股权,但一直没有转让成功,最终只能资产“清算”。
国风1300万“甩卖”生物能源
荣事达新能源不是“一个人在转让”,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历经两次挂牌,安徽国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终于转让成功,其90%股权最终以1300万元的价格成功转让。
同样,成立于2006年7月的国风生物能源也属于新能源领域,是一家专业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生物柴油及添加剂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这两次转让都是我省国企改革重组的动作。至于这些新能源企业“败走麦城”,与他们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没有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有着很大关联。好比说,国风生物能源近年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设备工艺落后、市场开拓不力等原因,导致企业举步维艰,停业近2年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为盘活存量资产,该公司才最终被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