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如幻的开幕式,温馨诗意的闭幕式,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高度赞扬声和欢快节奏中圆满落幕。但一切的一切,都不如这样的数字来得耀眼——创历史新高的199金,占了亚运金牌总数的41.7%,中国军团连续28年让金牌榜的榜首位置失去悬念。在中国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人均比相对较低,国家提倡“淡化金牌”、“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这样的结果让人感慨良多。
金牌代表着对胜利的渴望,这是竞技体育的“根”,是荣誉,是向往,更是信念。追求金牌没有错,但花费巨大代价,把一批孩子从小培养,只为了一两个周期性的夺金任务,这样的“精英体育”模式也许值得商榷。体育竞技的目的,在于激发更多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其实是互补的。有了大众体育的群众基础,才能找出真正的精英。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一直很强,因为这两个项目的普及率非常高、群众基础非常好,这才保证了人才的更新换代;而女排、女足、女篮的衰落,无不和群众基础薄弱、后备力量不足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金牌大国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体育大国。
竞技体育是挑战自我的集中体现,也是对集体荣誉感的触动和升华。追求个人金牌,需要永不服输的精神;追求集体金牌,需要认清自我懂得牺牲。追求金牌也是一种信仰,能给人前行的不竭动力,能给人无畏险阻的勇气。淡化金牌不是淡化信仰,而是淡化与金牌挂钩的金钱效益、权力政绩,这些只能让金牌变了味,让信仰变成拜金。
编后:
从本期开始,本报“星眼”言论版略作调整。
调整后的“星眼”本着都市报“三贴近”的原则,主打独家、原创,增添本土元素,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欢迎批评,欢迎赐稿。投稿信箱:271377239@qq.com。
声明一句,本栏所发言论,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