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1945,我家的抗战史
“阳台种菜,一家三口蔬菜不要买”
社区综合
下一篇4 2010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那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父亲·姐夫·姐姐
1938—1945,我家的抗战史

记者 马冰璐/文 王婧莹/图
张翎老人的父亲张荫柏
 

在合肥市民张翎老人的记忆里,1938年对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就在那一年,为了躲避日军的炮火,8岁的他跟着姐姐,走上了南下寻父的路。而1938年到1945年这七年时间,他亲眼见证了父亲、姐夫和姐姐在这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为了保家卫国所付出的艰辛和心血。

勇敢的姐姐带着我和弟弟南下找父亲

1938年夏,眼看着日军要打到家门口,张老的母亲再也坐不住了,她叮嘱23岁的大女儿带着两个弟弟南下长沙去投奔父亲,那时,他的父亲在长沙的一个兵工厂当工程师。懂事的姐姐赶紧拖着七弟和八弟张翎离开了老家桐城。

当时交通不便,又赶上战事,姐弟三人跟着逃难的人一起沿着大别山,摸索着往武昌方向步行。走了没两、三天,带的干粮全吃完了,姐姐便拿着钱问老乡买一些糙米,张老说,走了约半个月,终于到了武昌。到了武昌,姐弟三人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可没想到,他们又遇到新难题——挤不上火车。费了很大劲儿,他们才挤上了专门运货的平板火车。在三天的“旅途”中,因为囊中羞涩,他们一直忍饥挨饿。

忙碌的父亲为了生产武器废寝忘食

到达长沙后,姐弟三人拿着地址一边问,一边找,好不容易找到父亲张荫柏的家。可一进门才发现,只有一个照顾父亲生活的阿姨在家。一问才知道,前线战事吃紧,兵工厂正在加紧制造步枪,作为技术人员的父亲根本走不开。

第二天晚上,姐弟三人终于见到了父亲。可由于厂里太忙,他们也是隔三差五才能见到父亲。

几个月后,长沙形势危急,父亲所在的兵工厂迁到湘西,而他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据张老回忆,当时厂里实行“三班倒”,工人们不眠不休地忙着生产武器,而父亲也整天在厂里忙碌着。

1940年,在湘西待了不到一年时间,战火日趋紧急,兵工厂再次迁移,这一次,他们到了重庆。而为了不耽误工期,便因地制宜在当地的山洞里造起子弹来。

能干的姐夫是个修理枪械的高手

1941年,张老的姐姐经人介绍认识了时任重庆小龙坎军械修理所所长周邦固,很快,两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说起姐夫,张老的印象是“聪明、能干”,而由于当时战事正紧,每天由前方拉来修理的枪支量很大,“我亲眼看见大卡车一次运来三挺马克辛水冷式重机枪、四挺捷克轻机枪、一挺少见的鱼式尾轻机枪。”不巧的是,当天姐夫闪了腰,可还是坚持着和手下人一起把枪械如期修好了。

一天晚上,一辆军车载着两门山炮开进修械所大院,当时上面下的命令是“四天完成”,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要“军法处置”。姐姐埋怨姐夫“不知轻重”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姐夫于是带着手下人不分昼夜地忙活了四天,两门山炮如期修好。

从1938年到1945年,七年时间里,年少的张翎亲眼见证了父亲、姐夫在那烽火岁月里凭借着一己的微薄之力,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并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