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廉租房截流146亿当问责
世界最迷人的温泉
婚姻该不该从“情治”走向“法治”
举报县长怎成“戏中人”
读报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婚姻该不该从“情治”走向“法治”

刘 鹏
 

《最高法院就婚姻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出台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州日报》联合几家网站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约75%的网友认为,男方婚前购买的婚房应该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约60%网友认为婚前财产公证可以理解,但是仅35%左右网友表示自己会接受婚前财产公证。网友们认为,结婚后是过一辈子的事情,做财产公证太不合情理。(11月18日《广州日报》)

这个调查结果其实完全在意料之中。中国人向来重视人情关系,讲求情理。在法律与感情特别是与义理相冲突的时候,中国人向来讲求感情和义理在先,法律做最后防线。因此,75%的网友认为“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男方婚前财产归双方共有,是中国人重义而轻利美好传统观念的体现。

但从社会长远发展和婚姻稳定的角度来看,法律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是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重要一步。这中间牵连到一个婚姻该不该从“情治”走向“法治”的问题。

认为“做财产公证太不合情理”者,显然是倡导婚姻“情治”为主的。拿财产做筹码,以博取对方的信任,从而达到稳定婚姻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赌博式心理。退一万步说,既然婚姻问题完全可以“情治”,双方均可以排除掉感情之外的因素而走到一起,那又何必在意婚前财产是否做过公证呢?

其实笔者所提出的婚姻该不该由“情治”走向“法治”本身也是一个伪命题。“情治”和“法治”事实上并不冲突,它们存在于婚姻的不同阶段。结婚过幸福日子是“情治”,跟法律并无直接关联,但感情破裂闹离婚,显然就应该是个“法治”问题了。

婚前财产公证是一剂婚姻稳定剂。有网友认为,公证的法律规定会进一步加剧离婚率高涨。这其实是一个过分的担心,道理很明白,如果仅仅因为一方做了财产公证,就选择不结婚或者离婚,其自身对婚姻的忠诚度就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社会的多元化,必然会给婚姻带来许多挑战。当婚姻面对功利时,感情显然已经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婚姻稳定和家庭和睦。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介入,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法律是一把双刃剑,保护一方的同时,极有可能伤害到另一方。为了避免财产公证给婚前没有财产或者财产少的一方造成重大伤害,法律不妨对此做出婚龄与财产所有额度互相联系的规定,以保障财产少的一方的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