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强素质 创新载体显活力
2010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明创建强素质 创新载体显活力
马鞍山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纪实(一)
记者 何曙光 文/图
志愿者“青春爱心行”活动关爱儿童
领导出席“做文明有礼的马鞍山人”签名活动
农民工业余学校帮助农民工就业
读书节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
公安干警签名承诺:我文明,我快乐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鲜明的精神旗帜引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从“十五”之前到“十一五”,近十年时间里,马鞍山人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从原先的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中等偏下水平,到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一直保持在全省第一位。

正如马鞍山市市委书记郑为文所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就一定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就一定能全面发展,就一定能走在时代前列。

凝聚信念,让学习蔚然成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马鞍山市在结合实际中积极探索,抓好载体,把握关键,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内涵。为了更新各级干部的观念,提高业务水平,马鞍山市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活动,组织集中宣讲活动;与此同时,马鞍山还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乡村、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并从去年开始,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开发建设了菜单式的“马鞍山市干部在线学习中心”,要求参学干部自主选学,每人每年修满72学分,并将干部学习情况纳入考评考核;同时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也创新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坚持每月第一个周六在全市开展“学习日”活动。

文明创建,市民素质节节攀升

2009年,马鞍山成为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认为获得这样的称号,不是文明的终结,而是更加文明的开始。”郑为文告诉记者,为了巩固文明创建的成果,马鞍山市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从今年8月份开始,该市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主题活动;发挥利用全市12万志愿者围绕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普法维权、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22年开展全市“十佳道德模范集体十佳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全市还先后有4位同志入选“中国好人榜”,3件先进事迹入选安徽省精神文明“月评十佳”。

同时,该市还印制了10万本《市民礼仪手册》免费向市民发放,并定在每月5日的“志愿者日”、22日的“让座日”和24日的“爱市日”,组织开展“感恩行动”。

敢于“亮牌”,解决百姓实际问题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马鞍山市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市级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制度。

另外, 从2007年开始,马鞍山市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2.08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涵盖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教、文体等方面民生工程,覆盖城乡128万群众。今年,该市还在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7项,安排资金14.3亿元。

为了关注被征迁农民利益,今年以来,全市已经开工在建安置房6261套,全年将开工建设3万套安置房项目。

“发展为上,干成为算”、“不说不行,要说怎样才能行”,为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全市开展了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大力倡导做学习型、开放型、实干型、正气型干部。不仅如此,该市号召党员干部敢于向组织“亮牌”,向群众“亮牌”:我是党员,这件事交给我,一定完成;我是干部,这件事我负责,一定解决好。同时,马鞍山还在探索反腐倡廉方面摸索了一套新模式。

抓住关键,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马鞍山市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生活更幸福”等宣传口号,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该市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室、警务室、环境卫生管理站、服务救助站以及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站建设。记者还了解到,该市还涌现出如半山花园、东苑、鹊桥、新风等一批全国和全省社区创建先进典型。

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马鞍山坚持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全市33所学校配备了42名兼职法制副校长。

记者手记:“马鞍山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回眸几天来在马鞍山采访的所见所闻,记者被该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所深深感染,也对该市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口号有了更切身的感受。马鞍山,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他们“结合实际、抓好载体、把握关键”的举措值得好好推广。

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全面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全市人民的“百日提升活动”、城乡统筹就业、民生工程、文化建设等等都做得有声有色,机关、单位、社区、厂矿、学校、乡村处处演奏着文明的乐章。

为什么会做得这样出色?马鞍山市市长周春雨认为,认清发展形势,转变发展理念,勇于改革创新,才有可能将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回顾“十一五”,该市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71亿元增加到今年的78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财政收入由64亿元增加到14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分别达到23000元、8500元。至今年底,马鞍山市小康社会实现程度95.8%,明年将如期实现在我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是一面客观的镜子,它最明亮、公正,能从全方位反映一切事物的本质。马鞍山市正是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总抓手,自觉融入到践行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从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