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节(元旦、春节)”前,本报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连续第六年开通讨薪维权热线,活动中,一位六安在肥打工的农民工打来求助热线,称自己因遭遇欠薪,无法回老家,只能和妻子带着襁褓中的婴儿蜗居在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建筑工地地下室内。
记者闻讯后迅速出击,几经周折后,在五里庙装饰世界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里找到了这位农民工的栖息之地。寒冬腊月中,那是一间比室外还要阴冷的工地地下室,襁褓中的婴儿刚刚满周岁,按理说,满周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学步,但由于没有合身的衣物和担心孩子受凉生病,夫妻俩只得将孩子终日裹在包被中;房间中唯一像样的家具是一个搭在石块上的木板床,桌上的饭菜只有稀饭和烂青菜……采访中,记者眼睛几度湿润。
第二天,报道刊出后,立即引起了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很快,事件就出现了转机,用人单位承诺先改善这位农民工家庭的居住条件,再按当初协议的约定支付拖欠的工资。
“讨薪热线”年年开,欠薪事件年年有,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但一些用人单位却不愿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月发工资、不购买劳动保险,你愿意就留下干,不愿意就走人,很多农民工为了有活干只能有苦往肚里咽。“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再开讨薪热线了!”记者常这样想,如果真的有这一天,证明我们的用人单位都能遵纪守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