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的采访
请允许我带着良知上路
以皖江之名
那一刻,我觉得累点很值
你是我们的土壤
有一种笑容来自最深的苦难
记者能做的不只是“码字”
3上一篇 2010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记者能做的不只是“码字”
财经部记者 宛月琴
 

“请问宛记者在吗?”秋日的午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办公室门前响起。

起身答应,声音来自一位70多岁的老人,退休后自编了一台庐剧,虽得到艺术家丁玉兰的赏识,但要组织演出经费却一直没着落。

“看到你经常报道财经人物,看能不能有机会帮我们搭搭桥,为庐剧做点公益”,老人言辞间充满恳切,沧桑的眼神里写满着信任和企盼。

那一刻,在这样一位本该颐养天年却仍奔波劳累的老人面前,那一刻,在这样一位“揪心传统文化如何保护”的老人面前,突然感到自己很无力。是的,记者绝不能“包打天下”,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风风光光。

于是,我将老人留给我的求助信发送了出去;于是,我在采访时经常提醒自己可不可以真的能为老人“搭搭桥”;于是,我时常关注是否还有别的途径让老人得到帮助……这一刻,我第一次触摸到记者二字承载的那一份关怀和责任。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