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低碳”成了流行词,今天是低碳社区行,明天是低碳时装秀,“低碳”成了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最雷人的恐怕就是类似于《倡导低碳生活,美女“裸漂”黄腾峡》、《男人脱吧不是罪,倡导低碳环球之旅》这样标题“诱人”的新闻了。恕我迂腐愚钝,我至今没看出“裸”和“低碳”有啥直接联系!莫非是省下了几块布料?
“低碳”成了时髦的秀场,想出名,光“裸”已经满足不了一些受众的重口味,何况裸也要有个好听的由头,否则怕是有学步芙蓉姐姐炒作之嫌。这不,现成一个时尚且高尚的由头——倡导低碳环保生活,不用白不用。敢问,这么一脱,有几位看完热闹之后改走低碳生活路线了?
不过人家要裸,还要说自己“低碳”,这本没什么,是人家的自由,可我们的某些媒体跟着起什么哄啊?记者编辑们难道认为这些都是低碳环保的公益人士,要替他们宣传宣传?有这功夫,为什么不去报道下真正的环保人士,比如引导学生认识能源,编写关于能源的知识读本,开展环境教育已经快30年的北京教师周又红;比如投身社会公益事业25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500佳”的香港人吴方笑薇。他们的经历不是更能带给人们启发么?有的媒体乐此不疲地掺和进顶着“低碳”的噱头,热闹却空洞地作秀,虽然制造了一时喧嚣,提高了“点击率”、发行量,可是媒体的公益性何在?社会责任感何在?舆论监督的功用何在?到头来,没准就沦为别人炒作的工具。
《中国青年报》11月2日报道,67.3%受访者相信低碳生活有益健康,但是三成顾虑成本高。有被调查者就反映:要是每走100米就能看见地铁口,大家就会少开车,更有51.8%的人表示目前节能产品少,23.4%的人认为,低碳生活意味着低质生活,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媒体能不能想百姓之所想,为改善公交环境和服务鼓与呼,在引导人们提高低碳意识方面有更多作为,甚至为推动国家建立节能减排计量系统尽一份力呢?让崇尚低碳生活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如此,才不失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所应承担的使命。
不要随便就把“低碳”的外套扒个精光。要知道,“裸奔”的不是低碳,而是各种光怪陆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