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推出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触动全球神经
美联储在此前1.7万亿美元基础上,又新增6000亿,这是美国经济持续低迷、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膨胀、低利率已无调整空间情况下的铤而走险之举,试图提升通涨预期、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生产、刺激公众消费。但是,这一政策并未对症下药,因为当前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而非供应不足。美国更需要的是财政刺激方案,而非让流动性进一步泛滥。但是,美国仍作出宁可损外,也不愿损内的选择,把危机抛给全世界。
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制造了全球“流动性牛市”
美元的泛滥贬值,首先终结了债市的长期牛市,使大量的资金涌进股市,经济低迷不振、增长率仅2%的美国股市居然涨到了11400多点,离金融危机前的高点仅20%;深受主权债务危机包围的欧洲各国股市也节节走高,离金融危机前的高点仅15%左右;连经济长期一蹶不振的日本股市竟然离金融危机前的高点不到20%;即使连续加息的印度、澳大利亚股市,竟然也每加一次息、爆涨一次;而巴西股市更是比金融危机前的高点只差5%左右。同时,美元贬值又导致国际黄金、石油和大宗商品暴涨,更加剧市场的通涨预期,又反过来推动全球股市的上涨。可见,这种牛市不是在经济增长强劲需求急剧上升的背景下出现的,而纯粹是“流动性牛市”,或曰“泡沫型牛市”。
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也刺激了中国的“流动性牛市”
国庆后有五类资金加速涌入中国股市。一是早已进入中国和9月以后进入中国的国际热钱。二是,严厉房调政策下不得不退出房市的炒房资金。三是在美元贬值、流动性泛滥、人民币外升内贬巨大压力下如梦初醒的部分居民储蓄和民企剩余资金。四是长期活跃在债市的资金。五是股市中存量和增量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券商资金、各类机构资金,以及大中散户的资金。在全球股市接连大涨的背景下,在香港股市仅离金融危机前的高点不到20%、而至今还差比金融危机前低50%的A股就成了全球的估值低洼地。更因中国经济10%的增长率在全球一枝独秀,中国股市便成为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股市,成为经济增长型股市+流动性股市的结合体。自美国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出台后,这五类资金再也不顾忌中国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凭借资本的敏感性和逐利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冲破了3000点、3100点大关,填补了“4·19”调控缺口,将人们从长期熊市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箱形震荡+波段运行仍是最务实的操作策略。笔者不认同大牛市由此到来的观点,认为还是要密切关注针对美联储行政,中国政府应对的货币政策取向和宏观调控新动向,从“十二五”期间经济调结构、抑过剩、转方式的既定目标,来确定对股市走向的判断,制定稳健的操作策略。因此,11月股市主要在3000~3200点箱体内震荡,过快过大的拉升,过急地突破箱顶,反而会过早地结束秋抢行情。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