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很多人电脑桌面上互不干扰的两个“图标”,曾经是互联网时代双手紧握的两个“伙伴”,可一个争议却升级成不可开交的“行业大战”。是360玩霸权,侵犯用户隐私?还是QQ太霸道,垄断网络资源?谁对谁错,是故意炒作,还是真的有人“受伤”,早已不是普通网民能够清晰鉴别的问题,只是,很多网民们关心的是:为什么你们大战,我们成了炮灰?
本期“圆桌对话”邀请行业专家解读QQ“大战”360背后折射的点点滴滴。
【圆桌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陈恩红 教授
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宋思根 博士
安徽省计算机用户协会副秘书长 杨宗膺 教授
安徽省天瑞律师事务所 鲁立志 律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朱兆敏 教授
资深网民 陈诚、余飞龙等
【最新战况】
4日,腾讯又发布第二封公开信,回应质疑并请求谅解。
而同日,360也发布声明称,不向霸权妥协。360安全卫士总裁齐向东表示,目前,工信部和公安部相关人士已经介入调查之中……
【各执一词】
完全泄露隐私几乎不可能
记者:目前,从技术的角度看,有没有一款防隐私泄露软件能够完全确保网民的信息不外泄?
陈恩红: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目前的用户要想做到隐私信息的完全不泄露,几乎是完全不可能。
宋思根:我认为这种“战争”在没公开化以前是作为行业潜规则存在的,现在由于市场竞争才升级到公开化。他们之间的“战争”实际上造成普通的网民与软件产品知识的不对称,强制了网民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消协法的规定。
鲁立志:两家公司涉嫌利用其垄断地位损害了网民自由选择使用软件的权利,最好是有第三方中立机构对双方进行调查是否存在侵犯隐私,若存在侵犯隐私,则可以要求承担责任。
商业利益是直接导火线
记者: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这种事件的发生、升级以至于愈演愈烈?他们相争的实质是什么?
宋思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垄断所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如果QQ真如360所说的窥探用户隐私,大多数肯定不敢再用QQ,那不用QQ我们用什么?因为QQ已经成了很多网民的使用习惯。而360这些年的免费策略,已成就其一家独大,不用360又用什么呢?难道还用其他付费的?国内竞争的垄断大局面已经对用户造成了便利中的选择尴尬。
陈恩红:双方争执的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杀毒软件和网络安全市场。
杨宗膺:双方都有几亿用户,在这场“战争”中,商业利益是直接的导火线。
谁是最终的受益者、受害者?
记者:在此次的交战中到底谁是最大受益者,谁又是最大的受害者?
资深网民: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360,默默无闻的免费杀软敢于与国内用户数最多的腾讯叫板,相信360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将提升一大截。
宋思根:最大受益者应是360的竞争对手,也就是其他的杀毒软件。不过,此次360大战QQ,或许也是一次“恶意炒作”。
资深网民: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大腕之争最终的受益者也有可能是用户,比如淘宝和易趣之争使得淘宝长期免费,百度和谷歌之争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
杨宗膺:受伤最大的是网民,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用户的切身利益。
鲁立志:两家中国公司互掐,渔翁得利的只有外国公司。
滥用知识产权将会被用户抛弃
记者:对战局有什么样的预测?这种相争有哪些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宋思根:腾讯胜出的可能会很大,从可替代的角度看,而腾讯由于是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且没有附加条款,其应用已经深入人心,短期内被替代的可能性不大。
杨宗膺:作为我省广大计算机用户的代表,很遗憾地看到他们之间的“战争”不断地升级,无论结局如何,互联网企业的这种恶性竞争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最终伤害的是广大用户对于互联网的信任。
鲁立志:不仅损害了广大网民的利益,同时也打击了网民对中国软件的信心,网民为了以后的安全或许会选择其他可替代软件,这又损害到整个中国软件行业的利益,显示出我国的网络环境已经到了必须出台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的地步。
朱兆敏:市场需要合理竞争,但占有市场优势地位的公司利用技术手段来限制公平竞争有垄断之嫌。一款软件若是不具备适当的兼容性,成了滥用知识产权和阻碍技术进步的绊脚石,那么被用户抛弃就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