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酸与荣光背后的“生命轨迹”
2010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个体户:从“快速递减”到“温和攀升”,从“被动谋生”到“主动作为”
辛酸与荣光背后的“生命轨迹”

记者 宛月琴 沈娟娟
 

个体户的“生命轨迹”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

从老城区“飘”到新阵地,从小卖部“飘”到大企业,从现实中“飘”到网络上,这不仅在城隍庙,在合肥,也在整个安徽,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中最为敏感的经济主体正在“飘移”。

曾经一度的“锐减”和如今的“温和攀升”,数字的本身或许只是枯燥的罗列,但背后的“谜团”似乎在解释着更深层的社会变迁:不论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还是理想的实现方式,抑或是做大做强,未来的安徽个体户不仅要“铺天盖地”,还要“顶天立地”。   

数字背后“谜团”

曾经有一段时间,个体工商户的“消”与“长”成了很多人解不开的“谜团”。

一份来自国家工商局的数据显示:安徽只用了4年的时间,个体工商户从2000年的148.8万户,减少到2004年的106万户,减少了42万多户。

而从2005年开始,“拐点”出现了:2006年6月,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全国个体工商户增加了200多万户。2005年的安徽,个体工商户也增加了5万多户。

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局有关人员介绍,2009年,全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0.33万户,累计达125.09万户。而来自省工商管理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个体工商户131万户,相比去年年底增长5%。

从“快速递减”到“温和攀升”,这一堆发生在敏感经济主体身上、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反映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深层变迁。

“飘移”伴随始终

不管数字消长,“飘移”却始终伴随着个体户。

有些“飘”大了,变成了公司,而这之间的界限早已被“放宽”,3万元门槛、超过7人就可以注册公司。有些“飘”远了,去新的处女地“开荒”,而城市的发展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有些“飘”到了网上,电子商务无疑是这个时代极具魅力的“创造”,当然,也给个体户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一个地区个体户的万人比重,能反映当地创业精神的高低。”中科大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分析,个体户是自由资金的拥有者,他们数量的多少,直接显示出经济的活跃程度。同时,个体户是演变成“私营企业”的基础,优秀的个体户发生变动、发生飘移,会朝着中小企业、规模企业发展。

省社科院教授王开玉分析,个体户的“漂移”或许是一种必然趋势,公司化的“蝶变”应该成为未来市场经济的主体形态,而在“飘”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优胜劣汰。

被动谋生与主动作为

将时光倒回到二三十年前,个体工商户的出现大多是一种被动行为,除了少部分敢于下海经商的“尝鲜者”。

“那时候,谁都想有个正式工作,个体经商的人好多都是下岗后没有工作的,创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个体户生涯的唐贵珍告诉记者,自己和老公下岗后做了不少个体小买卖,比如早点摊、冰棒店和百货店,一干就是快二十年。

如果说以前的创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而现在的创业则更多是一种“理想的实现方式”,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意识加强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自觉主动地加入“创业大军”。

记者还从省城各大高校了解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促使不少高校开设了创业指导课,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而一名高校就业辅导老师表示,自己的学生中也有部分创业的人,不过由于资金限制,他们多是从一些小生意做起,在慢慢的摸索过程中发现商机,并找准自己的定位。

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

伴随市场的进程,个体户的市场意识也在竞争中不断成熟。

“最近几年安徽个体户也在学浙江的‘小狗经济’,做大规模效应。”在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朱云鹃看来,亳州的中药材市场、合肥的龙虾一条街、固镇的花生市场、蒙城的黄牛产品等都开始“抱团”闯天下。此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成立商会等组织,安徽个体工商户的创业理念更清晰了。

刘志迎也认为,个体工商户应该“择机”扩大自己的规模,不能满足“一间门面、几件商品”的层次,善于捕捉市场机会,敢于尝试发展模式,才能将自己做大做强,而对于整个安徽省来说,既要“铺天盖地”的个体户,又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朱云鹃认为,不光是个体户本身,政府对于投资环境也下了一番力气。今年初,皖江示范区获批,我省又与长三角的产业关联度高,观念差距进一步缩小,创业机会也可以实现共享,这些都是“硬”的支撑。

在“硬”支撑的同时,企业家也该塑造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在个体工商户刚起步时,企业较为脆弱,企业家既是打工者也是管理者,还要身兼数职,如办公室、财务、人力资源等,这都需要个人有一定的追求和创新能力,朱云鹃这样告诉记者。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