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起:死里逃生的爱国革命人
“黄埔父子”同怀赤心
下一篇4 2010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邵春起:死里逃生的爱国革命人

张华玮/文
 

从年少时加入国民革命军、到北伐、到抗日、到率部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再到后来为祖国统一工作的鞠躬尽瘁,邵春起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其儿子,已是少将军衔,曾任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的邵国培表示:“比起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比起老一辈为祖国作出的贡献,我们所做得太微乎其微。”在接受记者采访,回忆父亲点滴的同时,邵国培先生深有感悟地说:“我们只有更积极、更努力地工作,为祖国、为人民,而不是为个人奋斗,才对得起老一辈革命家,才对得起黄埔精神。” 

“五三惨案”:

遇到一生找寻的救命恩人

邵春起,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47军,并随军北伐,一路上打得各路军阀闻风丧胆。1928年,北伐军进占济南。此时,日本帝国主义怕失去在山东的利益,悍然出兵占领了济南。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济南大肆屠杀外交官员及中国军民,酿成有名的“五三惨案”。

“五三惨案”中,日军进行了大范围的搜捕。邵春起的许多战友在搜捕中被杀害,而邵春起也在“五三惨案”中肩部受伤。邵春起得到当地一名宋姓百姓的掩护,才得以逃脱。邵国培记得父亲常说:“要记住恩人,没有这位百姓,就没有后来的邵春起。”

之后,邵春起和家人一直在找寻这位救命恩人,却始终未能找到。

平型关战役:

团城口肉搏九死一生

“七七事变”后,邵春起随高桂滋部的84师转战晋察冀,投身于抗击日寇的战斗中 。1937年9月中旬,察东、晋北相继失守,驻扎在平型关外的抗日部队,奉命撤进关内,准备依靠平型关一带天险和敌人决战。邵春起时任84师501团二营营长,以四连、六连的两个排及机枪连,配合友军八路军115师担任防守任务。

中国民众熟知的“平型关大捷”,实际上,林彪率领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伏击战,是整个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战役中最惨烈的血雨腥风笼罩在高桂滋指挥的84师拼死防守的团城口一带。邵春起的部队在最前线。那是一场没有援军的战斗,死守了5天5夜,最后已到无兵可用的地步。翻查当时的战报、电报,整个84师“全部殉国”、“伤亡殆尽”等字样比比皆是。

邵春起在那次战役中因为右腿负重伤被抬下了阵地。邵春起每每回忆起那场战役,都会对儿子说:“如果不是因为腿部受伤,我估计也和许许多多的战友一同牺牲了。”

中条山战役:

音信全无一个多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组织了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伤愈后的邵春起再次投身于激烈的抗日战场。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队受到日军重创,国民党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2师师长全部壮烈牺牲,指挥系统全面瘫痪。

邵春起由于无法与长官部联系,只能率部在太行山沁源专区灵石县一带打游击,不时地打击日军的后方。邵春起的部队军纪严明,很受当地群众欢迎。“邵营”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抗日游击队。但邵春起一直音信全无,家里人以为他已经阵亡。直到一个多月后,他与第一战区长官部取得联系,大家才知道他还活着。

邵春起(1912~2009),原名继文,安徽阜阳人。1937年元月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二期毕业。1949年11月任新编第6军新编17师少将师长,同年12月在四川江油参加起义。后任阜阳市政协副主席,阜阳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民革阜阳市委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长城抗战、平型关战役、中条山战役等多次对日正面会战,并多次英勇负伤。2009年11月15日,邵春起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8岁。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