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获》杂志社副编审、作家叶开在博客上炮轰上海小学语文课本恶意篡改和剽窃王安忆、巴金、安徒生等名家作品,而且多数“改编”后的作品并未署名。叶开指出这不仅侵犯了作者的权利,对于学生而言是“垃圾教材”,危害胜过三聚氰胺奶粉。对此巴金女儿李小林说,“你可以做适当删减,但不能随便改啊,这样你干脆不要选他的作品好了。” (摘自《新快报》)
记不清这是语文教材惹来的第几次争议了。继朱自清《背影》被删到恶意篡改名家经典,不知道现今的语文课本,到底想教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知识?而且据叶开说:“巴金先生《鸟的天堂》在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我看到好几个省的版本,都是遭到篡改的鸡肋文章。”看来,这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行为。
把这现象比作三聚氰胺奶粉,有网友觉得过分,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正在被拓展,所以一些跟不上时代的内容或一些不符合现代语言表述习惯的语句被删改也属正常。
其实,“隔几年又来一次”的教材风波,却不是一个“伪话题”——对于教材的改编,其实既不必过于“愤慨”,也不必战战兢兢。教材也要与时俱进,也可以 “撤退”与“转进”,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当然也没有不变的教材。对于那些现实意义已经不再强烈、文学和思想针对性已经不那么“当下”的作品,拿掉一点,更换一点,并无不可。
但是,那是针对被删掉的文章。可选进教材的经典,并不是进行改动就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如果说把“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改成“树上就变得热闹了”,是为了让文章更显得简洁明了,但篡改的人可能没有想过,失去了那几个字,这段话会变得不生动,毫无语言的音乐性,相信,原文的精髓已经被抛弃。
学习的重点是要学会遣词造句或领悟一定的道理。名家的文章,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是能够让学生达到学习的标准和目的。因而,于情于理,篡改是不被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