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曾经流过血,我们永远不会忘
社区综合
88岁老奶奶绣出五彩“虎头鞋”
呆家里还是去逛街?摇骰子来决定!
下一篇4 2010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你们曾经流过血,我们永远不会忘
本报联手安徽省善济公益基金会,寻找社区“见义勇为”好人
记者 江亚萍
 

星报讯 本报新闻热线一直以关注民生、报道弱势群体,以期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和帮助为宗旨。即日起,本报将开通新闻热线,关注社区好人、倡导见义勇为的人文精神。我们将联手安徽省善济公益基金会,帮助曾经见义勇为,如今家庭困难者,只要您符合条件,安徽省善济公益基金会将会为您送上至少5000元的资助金,以期通过奖励见义勇为者,倡导乐于助人风尚,让更多的人从小事做起,做好人,做勇敢的人。

有一句歌词大家都非常熟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首人人皆知的《好汉歌》,倡导的是咱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是好像有很多人都相信另外的一句话,叫做“闲事莫管”,甚至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是社会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黯淡了良知?面对歹徒窃贼、邪恶势力,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多年来,这一直是个凝重的话题。

近年,在关于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些争论,甚至出现了“还要不要见义勇为”的质疑声。今天,我们寻找见义勇为者,在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重温见义勇为的精神内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尤显必要。在信任危机越发突出的今天,在人性强调自我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其实更加需要见义勇为的精神。

安徽省善济公益基金会是全省第一家由省民政厅主管的非公募基金会,此次联手本报,表彰资助见义勇为者,是为了倡导典型、弘扬善举。您或者您身边有曾经获得过“见义勇为”称号,如今生活上面临困难需要帮助的,即日起,可以凭获得的“见义勇为”称号证书,以及街道方面的困难证明,我们将给予至少5000元奖励。请快快联系我们,即日起,本报新闻热线0551-2620110期待您的来电。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