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一处名为“滨湖生态城”的楼盘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和40余家单位抢购,但据称该楼盘并不存在。目前,这起特大合同诈骗案已被警方侦破,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高达近3亿元。(10月11日《人民日报》)
虚构的楼盘竟旺销半年之久,受骗的不仅仅有2000多名市民,而且还涉及到司法、教育、卫生等40余家单位。从受骗规模来看,这可算房产界一桩奇闻。
是骗术高明吗?未必。楼盘宣传资料称,“滨湖生态城”位于云南昆明官渡区六甲街道永胜村,为城中村改造项目。但今年3月,六甲街道办事处就声明,“滨湖生态城”的售卖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该片区城中村改造未确定任何开发企业……”一个月后,官渡区有关部门也声明称,“相关的土地征收及建设手续尚未获审批,任何销售该项目商品房的行为均属违法。”奇怪的是,这些“预警”并没降低购房热情。
骗局中有一些细节值得品味。因为有40余家单位签订了“团购协议”,每有市民质疑,“开发商”便拿出“团购协议”来化解疑问;当购房者想实地查看时,“开发商”雇佣的测绘工人就开始“工作”,随行中介则指着大片城中村描绘“蓝图”。
疑问就被轻易化解了,是“开发商”太高明还是购房者太愚笨?恐怕都不是关键原因。在高房价压迫下,面对一个“每平米比周边地段低2000元”的楼盘,多数购房者一定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想紧紧抓住。如果没有畸高房价的威胁,购房者不至于面对这般诱惑就丧失理性。
有当地网民分析称,之所以行骗成功,是因为昆明许多城中村改造项目都这么操作:政府授权给开发商改造某片城中村—开发商向购房者收取高额“诚意金”—开发商拆迁—土地招拍挂—开发商拿地—规划审批—拿到预售证—开始销售。可见,开发商预售时,只是拿到了一个政府的城中村改造批文,但政府部门可能保持了放任态度。监管不力加上这种城中村改造模式,才让更多人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