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0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彼得·戴蒙德(美国)
戴尔·莫滕森(美国)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
(英国/塞浦路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11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三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

理由

因对市场的分析获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三位经济专家对市场的分析使他们可以得到这个奖项。“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

戴蒙德的理论已经成为一种领先的理论体制,那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而说的,对于解决各种政策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但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他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他们的理论已经极大地改进了相关的理论。

成就

他们的研究造福失业人群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同时又有很多职位雇不到人?为什么消费者总是很难买到称心的商品,而商家又苦于没有识货的买家?不仅在劳动市场,在其他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摩擦”和信息沟通的“空场”也时常出现。

戴蒙德等人的分析告诉大家:这正是“搜寻摩擦”存在的结果,买卖双方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寻找和了解对方。“搜寻摩擦”在没有标准化的产品进行买卖时尤其容易出现。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位和应聘者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戴蒙德等人的分析也是针对劳动力市场提出的。它能建议如何更有效地雇佣工人、更好地保障失业者权益、更合理地生产。其应用范围早已超出了劳动力市场,成为了政府制定福利政策、地产政策乃至货币政策的有利工具。

简介

戴蒙德曾被誉为“神童”

●戴蒙德生于1940年。1963年,年仅23岁的他即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被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誉为经济学“神童”。戴蒙德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

●莫滕森生于1939年。目前担任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莫滕森在美国威拉米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从1965年至今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莫滕森在劳动力市场研究和相关理论领域的学术成果具有开创性。

●皮萨里季斯1948年出生于塞浦路斯。1974年开始定居英国,目前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同时还是英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代表作是《失业均衡理论》,至今被看作是失业经济学领域的标准教科书。      星报综合报道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