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将至,又是一个装修的高峰。加上近段时间以来,不少网站都推出了团购销售概念,或组织现场“团购会”,或在网上“秒杀”团购,家装团购可谓是如火如荼。然而对于各网站高调宣传“团购”的家居建材商品,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提供了几个案例,并提醒消费者必须理性地看待家装团购。
陷阱一
团购到的东西和网络上不符
家住合肥的赵先生在国内某知名团购网站上看中了一款木地板,厂家本身就是通过该网站直销,再加上团购的折扣,相当于原价的3折还要低,赵先生便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然后收到货后,赵先生却发现地板的颜色和网页上的不符。与厂家联系,厂家回复说是因为电脑网页存在色差,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赵先生坚持要退货,厂家坚持地板是按照赵先生的要求订做的,如果退货他们也没办法二次销售,拒绝了赵先生的退货要求。
陷阱二
团购时热情,售后没有踪影
陈先生通过某网站的家具团购活动,花8000元购买一套木制家具,虽然不是知名品牌,但是造型和做工看起来精细,而且价格也比家具城里便宜很多。陈先生以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然而这套家具使用还不到半年,就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和变形,厂家上门维修两次还是不能恢复原状。当陈先生要求退换货时,厂方维修人员干脆不再接电话,而当时的团购组织者也已不见踪影。陈先生来到省消费者协会投诉,大呼“上当”,却不知该找谁来赔偿。
陷阱三
低价让利原来是步步引诱
王女士在一次网站组织的现场“团购会”中订购了一款心仪许久的名牌板材,低于5折的让利价格让王女士毫不犹豫地交了订金,过后商家却告知由于团购数量过大,该产品缺货,如想尽快取货,不但要增加一部分“加急费”,安装还要相应增加安装费。
由于王女士是通过“团购”打折购买商品,一心只想趁便宜赶快买下最喜欢的板材,交付了商家列出的一系列“附加费”之后,王女士虽然如愿在一个星期内拿到了新板材,但静下心来仔细算账时,王女士才发现,自己购买的地板团购价格,再加上各种名目的“附加费”,并没有得到什么价格实惠,甚至比卖场节假日的打折价还要高。
省消费者协会
家装团购要“五留意”
省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张路明告诉记者,双节的“宅经济”催生出网络团购热潮,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通过团购的形式购买家装建材。“但是由于家装团购可能存在色差或本身质量的差别,且现在很多团购网站良莠不齐,消费者不加辨别很容易受到损失。”张路明说。
针对该情况,省消协特别提示消费者参加团购要“五留意”:一是在团购博取较低价格的同时要留意所购商品的规格型号等级等。二是通过网络或现场详细了解所购商品的比较信息。三是签订买卖协议,约定所购商品规格、型号、等级、价格、付款方式、三包规定等。 四是索要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五是发现问题用团体的力量与商家交涉协商,协商不成要保留证据及时投诉,直至依法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