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深水河畔度过的那个国庆,让乔延凤至今难以忘怀,“在深水桥畔,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是欢乐的各族人民,更看到了历史与现实交汇无比动人的图景,是理想正在变为现实的伟大实践!”
侵华终结深水桥
对于那段日军侵华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这一场硝烟始于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铭刻着这段历史,卢沟桥是一场战争的开端。乔延凤告诉我们,贵州省的深水桥其实和卢沟桥一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日军侵华进攻的结束,是终点。
1944年秋天,日军大举进攻长沙、衡阳,继而攻陷桂林、柳州。接着分出一部分兵力,沿黔桂铁路直逼黔境。当年12月2日,日寇攻占了独山县城,这就是被称为国耻的“黔南事变”。 在日军攻进独山县城的日子里,有十几万人惨遭杀害,一路上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而当日军继续向前进攻时,由于深水河桥在国民党军队撤退时被炸毁,日寇来到深水河桥边,也终于没能过河。
万千感慨庆节日
贵州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坝子,在坝子上散落着城镇和村庄。乔延凤回忆起当天召开花灯论坛的情景,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风轻云淡。很多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民众聚集在这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庆祝着这个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
“当时眼前的生动景象,让我感慨万千。过去,日寇侵略,长驱直入,人民流离失所,受尽苦难。而今天,这里的人民意气风发,独山举办的花灯节,就是他们改变贫苦面貌的生动体现。”乔延凤面对着旷野上的节日盛会,脑海里是一幕幕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国歌奏响,这一刻庄严而凝重。
朱玉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