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即将消逝行业的身影
2010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寻觅即将消逝行业的身影
本报记者带你走近省城老手艺人
黄洋洋 梅静 张崴 宁大龙 /文 李超钰 /图
街头送煤人
磨剪子、磨菜刀老人
 

“补衣补鞋嘞”“磨刀磨剪子”,这些记忆中无比熟悉的声音,如今却越来越少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修笔匠、 缝穷,这些曾经熟悉的名字在一些年龄不大的孩子听来是那么陌生,甚至从来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份职业。如今,这些老行业真的还存在吗?近日,本报记者特地兵分三路,探访了省城这些身怀技艺的老手艺人。

黄洋洋 梅静 张崴

宁大龙 /文 李超钰 /图

缝穷张帆

外婆与孙女的缝穷情缘

外婆与孙女的缝穷情缘

缝穷是北方话语,在南方可直接呼为“补衣服的”,记忆里从事缝穷的是些中老年妇女,她们靠着多年来在针线上的修炼,赚点小菜钱而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头缝穷的已经消失了。省城宿州路与步行街的交口,却出现了不足十平方的小店经营着一种“缝穷”的手艺,并且加入很多时尚的元素。

80后女孩张帆自己经营着这家“补丁”小店,要说这手艺还是外婆传给她的,张帆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着一根线帮外婆穿针,而这时候外婆便会眯着眼睛,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跟张帆说自己以前“缝穷”的故事。

修笔匠王师傅

坚持是因为不舍放弃

在花冲公园附近,有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大家修钢笔,执着地延续着自己对钢笔的情缘。老人姓王 ,今年已经60岁,从二十多岁起,他就向师父学习修钢笔,一直延续到今,已有四十多年。

修笔的人却寥寥无几。 “现在的人很少用钢笔了,为什么还要坚守这个岗位?”王师傅回答:“我修钢笔已经40多年了,舍不得呀!”

补锅匠赵师傅

收入尚能维持生活

收入尚能维持生活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常常在睡梦中,被清晨窗外铛铛作响的声音吵醒:“补锅换底咯!”吆喝声一阵又一阵,街坊邻居们很快便拿出自家烧坏的锅具,跑到楼下聚在一起,因为大家 知道,那是补锅匠来了。

今年55岁的赵世润就是这样一名补锅匠,干这行已经有30个年头了,每月能赚1000元左右, 基本能维持他和老伴的日常生活。

卖凉开水王老板

父亲留下的摊子要坚守

父亲留下的摊子要坚守

小时候父辈们骑着单车,载着童年的我们,走在乡村的小道上 ,偶尔会看到一个简易的小帐篷,那是卖凉开水的。

原以为卖凉开水这个行业已从我们的视线当中彻底离去,可是,经记者多日来的寻找,在合肥周边的乡村小路上,仍然还有卖凉开水的。王梅就是其中一个,今年45岁了,在长丰县岗集镇一个不知名的小路上,出售凉开水。其摊子上还摆有可乐、矿泉水、易拉罐等。“虽然现在很少有人买凉开水,但是,这个行业是父亲留下的,我会继续坚守下去。”王梅说道。

剃头匠李师傅

手艺坚持四十余载

手艺坚持四十余载

在街边明媚的阳光下,剃头的李师傅为客人的脸上涂着泡沫,手持明晃晃的剃头刀,在一块长条形的牛皮上刮得“ 哧哧”作响,几个来回之后,胡茬便一扫而光,头发也理得干干净净。

师傅对记者说,自己从19岁那年就拜淮北的李广仁剃头匠为师,剃头已经整整40年,“一个月大概有 1000多块钱的收入。”

代写书信刘老师

手艺已被时代所抛弃

手艺已被时代所抛弃

他叫刘名家,家住瑶海工业园旁的一间民房内,目前已是位70岁的老人,由于视力的急剧下降,他只能在家里听听广播,偶尔还会给孙子们讲讲历史。

解放时期,刘名家在当地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一张桌子,一支笔。整天坐在邮政局门口,帮人代写书信。

记者问起当年帮人代写书信时,这位70岁的老人骄傲地对记者说,“当时人认识字的不多,想要给家里写信传递信息 ,全都靠我,还有很多年轻小伙子让我帮他们写情书呢!”

送煤工李卫亮

煤块承托一个家的生活

煤块承托一个家的生活

人们经常喜欢说一个关于送煤工的笑话。问:“谁的牙齿最白?”答:“送煤工”。现如今,随着液化气、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和设备的强势来袭,我们已越来越少见到送煤工的身影了。

李卫亮今年48岁,安徽六安人,25年前只身来到合肥,干起送煤这一行。每天要送上千块煤,而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一千多块钱,只能说是勉勉强强养活妻子和女儿。

打铁匠彭伯伯

期盼有人能传承手艺

期盼有人能传承手艺

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但在岳西路,一位60岁的老伯仍然坚守着打铁这种老行当。铁匠老伯姓彭,家也住在岳西路上。

“莫说是带个徒弟,就是找个帮手,现在都没人愿意来干 ,唉!”一声叹息,道出了老彭心中的酸楚。

收荒匠王师傅

收荒只因生活所迫

收荒只因生活所迫

“橘子皮牙膏皮兔皮破铜烂铁废纸旧书鸡毛鸭毛鹅毛拿来卖——哟——”记得小时候不管是多大的孩子,只要听到这声吆喝,便开始在自家床下或院子角落找可以换钱的东西,大家都知道,那是收荒匠来了。

王师傅就是这样的收荒匠,已经66岁了。 “老伴去世早,没文化也不知道该谋些什么事情,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还能过得下去。”王师傅对记者说道。

磨刀匠张大师

大街小巷了如指掌

大街小巷了如指掌

“磨剪子嘞!”9月15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红光街道听到这个姓张的磨刀大爷又一次吆喝起来。

张大爷来自山东沂蒙山区,今年76岁,来合肥磨刀10多年,现租房,居住在周谷堆菜市场某民房内,多年的穿街走巷,让他对这里了如指掌。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