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在征信管理系统引入环保‘黑名单’,如果企业有违反环保政策信息入库,将一票否决不予贷款。”昨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央行已采集三万多条企业违反环保政策信息,而我省芜湖水泥生产线、宣城造纸企业、淮南“小化工”等企业生产、建设信息都被收集在内。
措施:环保信息将纳入央行征信
怎样实现绿色金融,金融部门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挑战就是信息不对称。而央行征信管理部门正致力于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库,下一阶段将重点采集企业违反环保政策的负面信息,对违反环保政策企业实施信贷一票否决制。
央行下一阶段计划将企业遵守环保政策、注重环保的信息加到企业库当中,同时还将作为牵头部门,与工商、质检、税务、环保等相关部门合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据了解,银行近年来一直推动绿色金融,而央行对上述信息的收集、共享,将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服务的效率。
央行征信管理部门近年来通过与各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健全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库。截至目前,这两个数据库已收集1600万户企业信息、6亿多份个人信息。此外,央行目前已采集三万多条企业违反环保政策信息,以及三千多条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信息,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效果:银行“治污”极具“杀伤力”
尽管多家银行已严格执行不放贷给不符合环保政策的企业,但如何搜集企业的环保信息,一直是金融机构的难题之一,而这个难题央行即将解决。对于央行的重拳“治污”,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业人士。
“银行目前普遍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而央行征信信息引入环保‘黑名单’将对银行推动绿色信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工商银行安徽分公司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万条企业违规信息入库,为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这一“武器”很具“杀伤力”。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效益高低,达不到环保政策要求的企业,银行一律不得介入,已经介入的要坚决退出。此外,工行人士还补充,银行将企业环保信息作为授信审查的基本内容之一,对有环保违法信息且尚未完成整改的企业,严格信用定级评定,不得增加授信。重点审查企业环保审批程序的依法合规性,对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等不符合相关审批要求的项目坚决否决,新建、在建项目环评报告未经审批同意前,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对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不得审批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提醒:我省多家企业进入“环保黑名单”
今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在宣布对长黄淮海重污染水域进行“流域限批”的同时,列出了流域内 32家实行“挂牌督办”的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名单。其中,海螺水泥等上市公司也赫然在列。
公告显示,芜湖海螺水泥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投资1亿元正在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属“未批先建”;另外两个生产水泥项目均未向环保局申请“试生产”;两期工程未按“环评”审批要求安装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未经环保验收,企业一直未缴纳排污费。为此,环保总局责令停产整治,补办环评和验收手续,追缴排污费。
而这一事件,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其留下的“痕迹”也未能幸免,被央行采集到。除了芜湖水泥生产线外,我省宣城造纸企业、淮南“小化工”等企业生产、建设信息都被收入在内,已是“半条腿”跨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