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文艺青年,以“非知识分子”的身份。
他们,情绪化地对待真实生活,对艺术有执着的偏爱,把想象中的艺术和生活糅合起来,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不一定敏锐但绝对敏感的心。他们,视线偏离炊烟缭绕下的柴米油盐,流淌在“小众文化”的新锐潮流里,缔造着时代的主流风尚。在离经叛道的表象下,他们同样渴望着交流和自由。
集体记忆的青春
在上世纪50、60年代,可能没有纯粹的文艺青年,尽管他们饥渴地阅读,也热爱电影音乐。但,他们从不自我标榜,虽然可能是在田间地头,也有互相的激烈辩论,对文化、对政治、对社会。可是很多人说,他们才是真正的文青。
布拉吉、工装裤、草绿军装是那个年代文青的标准着装,因为他们在思想意识上仍与当时社会所颂扬的标准看齐,工装裤与建设国家联系,布拉吉是革命和进步的象征,而草绿军装,彰显着他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而《红与黑》则被列入最爱的书,虽然当时他们处在封闭保守的年代,却仍冒着极大的危险,寻找着一切可读之书籍。电视剧《北风那个吹》,男主角偷读违禁书就是个明证。最令文青为之怦然心动的歌,莫过于是《我的祖国》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直到现在,只要这些歌声响起,他们还是禁不住热血涌动,因为这些旋律裹挟着的是,一段宝贵的生命,承载着青春年华的无尽悲欢。上世纪50、60年代文青经典口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他们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独白。
铭刻叛逆的标签
而上世纪70、80年代文艺青年,刻骨铭心的“离经叛道”成为一代人的深刻记忆。
应该说,从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是异常兴奋和活跃的,新思潮和新文化的涌入和撞击,造就了这两个 时代层出不穷的文化繁荣景象。所以,那个时代的“文青”也理所当然的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个时代的躁动,是从一条裤子开始的。在服装上,当时的喇叭裤绝对算是惊世骇俗。喇叭裤,墨镜,蓝白运动裤,蝙蝠衫,回力鞋,健美裤,连衣裙,还有当时流行的高高隆起的刘海,如果当时一个年轻人的身上具备以上所说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特征,在着装上,他已经跨入文青的行列。
在音乐方面,崔健的《一无所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心态,而唱尽万千柔情的邓丽君更是让人们体会到了“革命友谊”之外的另类情感。在阅读上,手抄本的流行满足了很多年轻人的好奇心,像《一只绣花鞋》等等。而国外作品的涌入则让更多人开始真正走上了文学道路,这其中,包括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遍地开花的小众
在网络上,一段名为《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的现场演唱视频被争相传诵,几天工夫,在优酷网的点击率就已高达30万,超过2000名“文艺青年”加入了她的豆瓣音乐人页面,更被各大门户推到首页。这段视频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女孩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了一首原创民谣,但之所以引起轰动,除了旋律简单上口,歌词也写得实在好玩,围绕着“大龄文艺女青年应该嫁个怎样的男人”这个问题。歌词这样写道:“大龄文艺女青年,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也该找个搞艺术的,这样就比较合适呢?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网友追捧这首歌,是因为它道出了九十年代以后的文艺青年的状态。
90年代到2000以后,文艺青年“遍地开花”,越来越形式化,这也是80后一代成长的结果。“文艺青年”的概念越来越被夸大,听独立乐队、拍LOMO照片、要么“在路上”,要么“宅着”等等。这系列表现被迅速大量复制。不管是否有独立的思考,至少外在要够“文艺范儿”。可见在这个时代,原本小众的“文艺青年”已经成为青年人中的主流。
台湾有个独立歌手叫Finn,他写过一首叫做《文艺青年》的歌,其中最后一段歌词是这样的:“我是自以为是的文艺青年,理想在哪边。我想有人等着我,改变这世界。”这恐怕应该是“文艺青年”的最初始、也最终极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