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
1.国学小天才
19岁的孙见坤觉得自己“就像做了一场春秋大梦”。
今年高考,除了参加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孙见坤还填了山西大学的历史专业作为第二志愿。最后,他被调剂到了山西大学法律专业。
他与复旦结缘,是因为参加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举办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全国各地3000多名考生参赛,通过论文从中选拔出58人,今年1月进行面试。孙见坤递交的论文题为《<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这是他为自己正在撰写的《山海经新释》一书所作的序言。
面试时,复旦大学4位专家意见一致:希望学校一定要将孙见坤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来。为了慎重起见,复旦大学特地另请了4位文史类专业的教授对孙见坤进行二次面试。前后8位学者评价一致,孙见坤被列入复旦2010年比例极少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验名单。“博雅杯”面试官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清这样评论孙见坤:“他是我见过的对国学最有钻研精神和天赋的学生之一,他对《山海经》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我们几个对他面试后意见一致,觉得是个可造之才。”
西安市高新一中老校长,专门为孙见坤写了一封推荐信,称其为“难得一见的国学小天才”。
除复旦外,孙见坤还参加了两场自主招生考试。轮番面试之后,中山大学允诺,对他采取“一本线下10分录取”的优惠措施。四川大学自主招生的录取通知书上写道:“参加测试的专家认为,孙见坤在古汉语与历史知识方面确有专长,表现出类拔萃。”
2.偏科较厉害
在班主任何洁眼里,孙见坤是一名“正常的中学生”,模考成绩在全班排名“中等偏上一点点”,偏科比较厉害,数学、英语不行。同时,他迷恋希区柯克,喜欢上网。
“术业有专攻,我的脑袋好像就对其他的发动不起来。”孙见坤若有所思地摇摇头说道。从8岁开始,他迷上了国学,就像“周幽王迷上了褒姒”。他似懂非懂地翻看太爷爷传下来的几百本线装书,还有用小篆誊录得整整齐齐的文集。清末民初,孙见坤的太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到了孙爸爸这一代,则转行经商,“只有见坤继承了家族传统”。
几年下来,他阅读了近2000本经史典籍,说起话来,更是一字一顿、用上许多古文辞,“像个老夫子”。作文课上,语文老师对他感到头疼。无论写什么题目,他交出来的文章,和普通中学生相比,总显得“高深莫测”。
遗憾的是,在今年高考中,孙见坤最为拿手的文科综合发挥失常,最后总分为553分,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而按照“博雅杯”的章程,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对他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
3.口子很难开
虽然复旦方面一直在努力想把孙见坤破格录取进来,然而陕西省招办一直立场强硬,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大学。
7月23日,陕西省二本录取开始之后,孙见坤的档案被迅速送到了山西大学法学院。7月25日,孙见坤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他曾了解到陕西省招办的一些顾虑:如果这次为孙见坤开了这个口子,“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来年将冒出更多的特例,分数不达录取线,却可以通过校方和教授的坚持,进入名牌大学。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