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昌河汽车,恐怕没有人不知晓,尤其是广大自力更生、勤劳创富的“微车”车主,昌河已经成为中国微车历史上的一个代名词。
“经历过重组的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更是把所有员工都紧紧凝聚在一起。”1999年加入昌河大家庭的员工朱俊伴着昌河走过了改制的岁月,让他引以为豪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合肥)生产基地50万辆整车规模生产线的“愿景”。
黄军志 王靖 李金诚 记者 沈娟娟
淮海和昌河“结缘”
1997年,安徽淮海机械厂,这一曾有过辉煌的国营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受产能扩展所累,加上产品单调、技术老化,发展脚步一时间停滞了。当外界还在关注它自主开发了我国第一代微型汽车——飞虎牌微型汽车的荣誉时,淮海机械厂却在慢慢酝酿着“转身”。
“为了解脱困境,淮海机械开始在人海中寻找合作伙伴。”一名退休工人在回忆当初淮海机械的“变革”时突然想起国企改革的东风,“通过市场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正是在这股东风下产生的。”
也就是这样一段巧合,“昌河”和“淮海”走到了一起,经重组成立的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昌河汽车的全资子公司。
成功的重组,使企业第二年就有了效益,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3.64亿元。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1亿元。不但解决了职工下岗问题,而且成为安徽省、合肥市和昌河汽车的新经济增长点。
“如今的合肥昌河公司,具备年产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资产总额达到10.2亿元。”目前,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福瑞达系列微型客车和昌河老单、双排微型货车。
人文“撑”起企业文化
有人说,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一百个企业可能会有一百个答案,然后,每个企业都会有一种核心的精神在支撑着。在合肥昌河公司,这种精神叫做“人文”。
合肥昌河公司突出产品的人性化含量,除在实用性之外,更多地考虑人们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需要,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比如“福瑞达”车型隐藏式水杯托架、后排座椅锁机构、中后排烟灰缸(选装)彰显人性化设计。
如今,合肥昌河公司正全面导入中国长安领先文化理念体系,奏响了文化融合“春风三部曲”,为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而努力工作着。
节能引导“微车”方向
新的时代,给昌河汽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于行业发展环境综合研究的前提下,昌河汽车提出了“走节能路、造精品车”的发展方针。他们认为,未来国内汽车消费将逐渐回归理性,多功能、低油耗、环保型汽车将是市场的主流。
今年6月1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圈定”合肥,早在这之前,昌河汽车就通过不断产品创新,在节油性、尾气排放、环保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的开发上推陈出新,生产节能型汽车,顺应市场的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汽车市场的变化,未来中国小型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小而精”。
一直以来,昌河汽车节能的口碑在市场上还是不错的,北斗星、浪迪包括利亚纳的油耗都比较低,其中,依据发改委测试的真实油耗,搭载铃木K14B发动机的北斗星在0.9L排量以上车型中油耗最低,连续多年荣获“节油之王”荣誉称号。
新线工程将产品扩展到“轻卡”
据了解,本月中下旬,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合肥)生产基地将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选址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岗科技园,总投资30亿元,设计年产能为30万辆,主要生产微型客车、微型货车,最大产能为40万辆。
从2007年到2009年,不仅产量从39358辆增加至52568辆,工业总产值也从12.75亿元上升至18.03亿元。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1~5月,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汽车29082辆,工业总产值达到8.9亿元。
2010年6月28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与合肥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启动新线建设工程。“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211战略’为统领,至2015年实现产销50万辆目标,建成中国长安重要商用车基地。”
记者从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一期工程2010~2012年建成,形成年产20万辆生产能力;二期工程2012~2014年建成,形成30万辆年生产能力。“十二五”期末形成50万辆销售目标的商用车基地。2012年再启动二期15万辆商用车生产线项目,预计到2015年达产,届时将把目前的产品扩展到轻卡领域,达产年预计销售收入可达110亿元,税收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