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的大街小巷,时常会涌动着一个个“红色的身影”,连同奔驰而过的“五星”,舞动着纵横四海的梦想之翼,在朝阳的映衬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道风景的名字叫“江淮”,而缔造这道风景的人便是左延安。
与共和国同岁,他用全部的心力融进“造车”的事业里。当42年前,人们欣喜地发现那个“蜗居”田间小厂里,诞生了两台载重2.5吨的“江淮牌”载货车时,或许并没有想到,这个“江淮”日后会再次扛起创新的旗帜,昂首阔步向轿车领域挺进…… 记者 宛月琴
企业持久首先靠“学习力”
记者:江淮以前主要生产底盘、轻卡,后来又涉足MPV和SUV,而后又进入“轿车跑道”。一路走来,江淮经历了多次重大抉择。而每个十字路口,您都是这些转型战略的“总指挥”。能否就如今江淮的发展状况,谈谈您的成功经验?
左延安:可以说,江淮汽车4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从19年前产销汽车不足千辆的地方小厂发展成为年产销达5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连续19年的高速增长,成功演绎了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企业持久的竞争力是什么?很多企业会说技术、市场等硬件资源,而归纳江淮的成长之道则是学习和创新,学习已成为江淮的基因。早在1996年,江淮汽车推行“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学习型组织其实就是一个有学习力和创新力的组织,其灵魂就是系统思考,而系统思考就是在各种矛盾中寻求一种平衡。
这种“学习力”,包括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你没有学习力,就做不到整合全球资源,然后是创新和快速行动能力,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江淮汽车已建立了一个以合肥本部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核心层、以日本和意大利设立的研发设计中心为第二层、国内产学研合作体为第三层、国内外广泛的策略联盟为第四层的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体系。
最后一个“造轿车”的人
记者:汽车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搞汽车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做轿车的,而您一度被戏称为“最后一个造轿车的人”。江淮当时进军轿车领域是如何考虑的?未来的江淮发展战略会“主打”轿车领域吗?
左延安:身为一个汽车人,轿车梦想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但江淮的轿车战略绝非源于某个人的汽车梦想,而是事关江淮的生存大计。如果不上轿车,三五年内江淮被边缘化,或者被重组是很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深深认识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首先就应该靠自主品牌企业的努力,其次是民众的理解和关注,再次是国家制定战略和政策支持,三者缺一不可。江汽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振兴民族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厂商”的历史使命,为强大独立的民族工业作出贡献。
江汽进军乘用车动议于2004年,2007年1月17日获得轿车“准生证”,2008年1月17日首款轿车宾悦批量下线。2010年上半年乘用车销售10.5万辆,销量同比增长91.7%,较行业平均增速高出43.5个百分点,行业地位、市场形象、客户价值体现和品牌影响力都有大的提升。全面飘红的数据以及各大方阵的产品体系,让江淮汽车在2009年风生水起,也让国人见证了“江汽速度”。2010年,乘用车将产销目标锁定在30万台。未来的江淮要实现战略转型,从一家单一的商用车生产企业转向“商用车+乘用车”综合型汽车生产企业。商用车是我们的核心产业,要坚持以商用车为基础,巩固和发展商用车细分市场的领先位置,成功拓展乘用车业务,乘用车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引领新能源汽车“跑道”
记者:我们注意到,前不久江淮与正道“牵手”新能源汽车制造,提速“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的步伐。此次合作将对江淮未来产业布局有什么影响?
左延安: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从2001年起,以江汽集团公司旗下安凯客车为首的中国车企就着手开发新能源汽车,力图紧跟市场需求脚步,抢夺市场先机。作为最早投入研制并运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者”——安凯客车,现约有160多辆纯电动客车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乌鲁木齐等城市示范运营,在合肥建成国内第一条30辆纯电动客车专线,运营效果良好。此外,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方面,是设计制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当前,面对“低碳经济”的呼声,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已是大势所趋。
江淮汽车与正道的合作,我们有过深层次的思考,这是基于国家地方产业转型的大背景,是顺势而为,在经济、技术的运作风险可控,前景无限。江淮汽车立足自主发展、立足自主创新,这条路虽然艰难,非常艰辛,但我们从没有动摇过、怀疑过。
此番合作也是企业“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理念的深入实践。正道汽车拥有领先一步的新能源汽车、低碳发动机技术,且融资能力很强;江淮汽车在内部管理、研发、制造、营销体系能力建设方面具备优势,双方合作可以做到资源充分共享,优势充分互补。
还有就是合肥的区位优势。合肥南北居中,承东启西,以合肥为中心、以合肥到上海为半径近500公里的区域内覆盖了中国的主力消费市场;同时安徽省内煤、电、钢铁等能源、原材料资源充沛,诸多一流科研院校带来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构成了加工制造业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