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时空片段
2010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座城市,多个样貌
台北的时空片段

本报记者 徐佳
 

并没有去过台北,在我的印象中,台北是一个极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大都会的霓虹与温暖的生活感在微妙地平衡着,摩天大厦旁是老旧的平房民居,快速与便利背后,流露着深深植根在台北的人情味与生活质感,在这里可以满足你所有对于一个城市的奇思妙想。你可以信步走进“几米的”地下铁,逛一圈天母的跳蚤市场,到士林夜市疯狂吃喝购物,到阳明山上欣赏夜景,到新北投泡温泉,沿着淡水河边来一趟单车之旅,还有永康街、五分埔、忠孝东路后巷、西门町,这些一个个从电视上,电影中和书刊杂志里看来的名字是那样熟悉,又是如此陌生,这样一个有生命力、多元化的城市,从白天的熙攘到夜晚的缤纷再到清晨的静谧,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刻找到属于自己的所在。你难道不想也跟着我们一起漫游么?那么就来吧,虽然不能亲身体会,让我们从与这个城市有关的电影里,体会着台湾本土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温情篇:

《第36个故事》 梦想照得进现实

有一种电影,淡淡的,并没有大起大落撕心裂肺的情感纠葛,也没有金融风暴大背景下人们对人性裂变的剖析,更没有喊杀喊打、刀光剑影的黑道故事、枪战情节,而是将生活的每个细节放大,在时间的光晕里慢慢淡化。有一种故事,发生在大荧幕上,可是你就是觉得与自己生活所差无几,忍不住要问问自己,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会怎么办?有一种演员,就像是平时出现在你身边的路人甲乙丙丁,你们可能有交集,也可能是擦肩而过,那么陌生,却又如此熟悉。如果这些元素你都喜欢,那么你肯定会爱上这部风格清新的都市小品——《第36个故事》。

多数城市生物都有一个关于咖啡馆的浪漫梦想:为了让咖啡油脂和奶泡完美结合,所以不给拿铁拉花,为了一车的百合所以宁愿不要维修费,还有人愿意用35块来自35个城市的香皂交换35封情书。而真实的部分,则有关于朵儿咖啡馆的盈亏考虑,有形形色色客人,还有台北市民关于现实和梦想的采访。以物易物是整个咖啡馆的特色,也是电影的主题,用理智交换感性,用故事交换感情,用梦想交换现实,这一切的标准,就是“心理价值”。反而是在这个可以用纸币买到几乎所有东西的环境里,有那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立场和选择,带着自以为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渐渐抛弃了梦想,而投入了疲于奔命的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一部关于台北的电影,因为电影中只有几个寥寥的街景之外,对这个城市的场景并没有太多的描绘。其实在讲前面35个故事的来由时,那几个街景足以把想要表达的台北拍得足够人文和迷人,那些很有设计感的家居店铺、特色的手工小店,还有干净的街道和不远处的101大厦,还有虽然一笔带过却窥视得到的台北各类小吃排档……在剧终后,为了电影而诞生的咖啡馆将继续存在,继续那些没有说完的第36、37个故事。   

这样的安排给了你思考的空间。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相信去过台北和没有去过台北的人一样,每个人对于台北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憧憬和梦想。很多故事说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听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含蓄而不肤浅,充满内涵却又不扭捏作态,而台下的人呢,只需要感受,感受那一份与众不同,感受那种氛围。文艺的台北,充满人文风情,绝不仅是外表的文艺,生活的台北,却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这里的人们所表现出来踏实的生活、知足的温暖,这才是真正的台北。

迷惘篇:

《台北朝九晚五》 欲望都市,缺的只是爱情

2002年的台北,这个永远没有休息的城市里,电影、书局、咖啡店、KTV、迪斯科舞厅全都24小时营业。当然,不休息的还有这一时代的一群年轻人,他们24小时永不停止求爱活动。不管时代如何改变,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他们对感情的抚慰与感官刺激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变的。电影海报上注明的“1974年以前 1984年之后出生的人不要走近”决绝地表明了影片的立场。不是怕你看不懂,而是怕你接受不了。

几个夜幕降临开始出动,混迹于台北各大PUB间的年轻人,清晨带着一身疲惫和酒精各自散去,仿佛夜晚的一切都是幻象,“昼伏夜出”是最好的形容词。在这部感官冲击的电影里你能看到台湾社会无限扩大的缩影:一夜情,网恋,滥交,同居…… 但他们不仅仅是食色动物,虽然他们的行为让自己看起来如此不堪,他们也有各自的过去,伤痛,梦想,看似混沌的未来和真爱。为了求得角色而出卖身体这种事确实悲哀,但这也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式,无奈和坚忍,谁又能看到他们黑暗中的神情?

这部影片在向我们展示混乱与迷茫的同时,也是在否定这一生存现状,剧中人物最终也都有了属于并适合自己的结局。浮华和堕落背后只剩泪水,青春呢,爱人呢,早已不再…… 戴立忍的这部电影极其准确地抓住了台湾年轻人的一个缩影。用精炼唯美的镜头语言表现了台湾荒诞的夜生活。夜晚的来临是他们求爱生活的尝试,而白天的疲倦以及工作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现代的都市青年追求的无外乎是感官刺激,缺乏理想观念的自我需求。

近来,看到无数所谓的明星争相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私密照片”,仿佛成了一种“时尚”,引得90后一代年轻人争相效仿。这本是个娱乐至上的社会,物质财富在日渐增长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孤独仿佛成了一种传染病,当人们无法面对真实,必然回到人的原始欲望的冲动。现代哲学的基本命题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无法交流,孤独的彻底。影片中动感的音乐使得这部影片节奏很快,而唯美的画面也能吸引大多数的观众,“快”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而“快”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的东西。

残酷篇:

《艋舺》 热血青春的残酷物语

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别扭,让人不知拿它如何是好。假如你带着看黑帮片的心情去看《艋舺》,你可能会失望,因为这部片子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传记片。《艋舺》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也正是因为它不是一部黑帮片。话说黑帮片在香港地区和美国已经出现了巅峰,无论如何近期也很难拍出再创辉煌的同题材电影了。豆导聪明地抓住了台湾地区电影的本土优势,以黑帮作为背景,讲述了又一个残酷的青春故事。

艋舺(meng xia),原指小船,后引申为小船聚集的地方。艋舺也是个古老的城区,位于台北市西区,是台北市发展的起点。艋舺的繁华、生猛,艋舺代表的庞大利益、角头林立,却有着很深厚的伦理规范。这里既有华人传统的寺庙,又有日治时代的遗风。80年代,三十八年之久的戒严令解除、外省帮派的兴起、枪支开始泛滥,艋舺各方势力重新洗牌,伦理与规范开始崩解。

以地名命名的这部电影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与所有古老而草根的城区都有着复杂的地方势力一样,艋胛的繁华、生猛也一样,这也就是电影的由来——正如香港的黑帮电影故事总是发生在旺角、油麻地、庙街一样。蚊子17岁那年搬到艋舺,因为一根鸡腿踏入了黑道,认识了和、志龙、阿伯还有白猴四个好兄弟,五人结为太子帮。太子帮秉持只识意气,不问意义的精神,凭借志龙的父亲的黑道地位在学校呼风唤雨。踏入黑道就意味着要经历腥风血雨,然而和尚作为众人的守护神总能帮他们化解危机。艋舺传统的黑道秩序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威胁,外省人灰狼要求和艋舺的老大们合作遭到拒绝。此时,和尚由于得知父辈们之间的事情对志龙的父亲心怀不满,加之文谦的怂恿而卷入一场阴谋。艋舺局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五兄弟在黑道与友情的抉择中,演绎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

影片《艋舺》正式利用黑道这样张力极大的生活方式,来表现一个戏剧化的时代,一个性格强烈的城市。各种80年代的素材,俗艳的色彩、生动的图腾,重新拼贴,创造出全新的时尚氛围。导演钮承泽的野心是要创造一种属于台湾本土的动作类型,充满情绪、不套招、写实但又有美感的一种青春动作电影。故事以两个主角的死结尾,颇有莎士比亚悲剧的意味。而全片最终以一切开始时的情景作为终结,“蚊子”抓住“和尚”的手,翻过那道墙,从此成为他们的一员,是在告诉我们,在这片青春的战场上,即使谁都不会胜利,也没有人会退出。这是青春的残酷,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