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1978年冬,安徽的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这一“按”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而事实上,在肥西山南镇的小井庄村,当年也曾掀起了一场“大包干”的风云,也正是那场“大包干”让小井庄人从贫穷中走了出来。
朱玉婷 实习生 王鑫 文
王恒 图
小井庄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大包干”所建, 纪念馆由牌楼、广场、展厅、万里座谈会址、碑廊等构成,整体徽派建筑风格,2005年5月1日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每一位到达小井庄的游客都可以在这里见证当年小井庄人敢为人先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展厅,那里陈列着一幅幅老照片无声地记述着当年在这片土地上那场改革风云。在展厅外,可以看到几间茅草屋,里面还摆放着落满灰尘的旧式桌椅和纺车,这里就是1979年5月万里视察小井庄时召开座谈会的所在地。这几间茅草屋掩映在一片崭新的新农村建筑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仅是几间老房子,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这几间茅草屋当年的主人,正是当时小井庄生产队的会计李祖忠,他也正是“包产到户”的当事人之一。
茅草屋见证一段历史
野菜、南瓜与一段艰苦岁月
在小井庄纪念馆我们见到了李祖忠,如今70多岁的他依然硬朗而豁达。如今,李祖忠早就搬离了茅草屋住进了新房子,他的几个孩子也在村里有了自己的“洋楼”,生活变化是日新月异。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李祖忠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穷,那时候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
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碰上收成不好的光景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人们常常靠南瓜、野菜充饥。而1978年,更是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人们饮水困难,庄稼颗粒无收,更是让原本就生活困难的农民雪上加霜。“你能想到当时干旱到什么程度吗?就是擦一根火柴,田地能从头烧到尾。所有的河流全部干涸。”李祖忠一边比划一边向我们描述当年的旱灾。
当时山南区委书记外号“汤大胆”的汤茂林坐不住了,在如此大旱的条件下,老百姓端不上饭碗。于是,他在山南区黄花大队开会讨论抗旱问题,果断进行“包产到户”的试点工作。
而作为当时小井庄生产队会计的李祖忠就和生产队长一合计,也召开了紧急会议。但会议一开就是三次,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也不敢断然把田分了。终于,在三次会议之后,李祖忠清楚地记得那是1978年9月23日,经过抓阄,全村的农户都分到了自己的田地、耕牛和种子,“谁种谁收”。
“包产到户”掀起一场改革
当时,“包产到户”让农户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当时男女老少全部都到田里工作。”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田是分了,收成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但当时的阻力非常大,甚至有教师写信给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山南干部社员正在分田地、搞单干,破坏人民公社所有制”,指责山南镇的“包产到户”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但不可否认的是,肥西山南的庄稼长起来了,百姓也有了粮食吃。1979年,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同志,来到肥西山南考察。李祖忠老人回忆起当年万里书记来到小井庄的情景还激动万分。“当时万里书记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说,‘你们的胆子可真大啊’,我心里咯噔一下。紧接着万里书记笑着说,‘你们这样干很好,只要让老百姓有好日子过,你们就大胆地干。’”
万里书记的一席话让李祖忠和小井庄的村民犹如吃了定心丸,原本悬在喉咙的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而肥西小井庄等“包产到户”的做法当时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首肯,邓小平在1981年5月的讲话中也肯定了肥西“包产到户”的做法,“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
粉墙黛瓦一派新风光
如今,走进小井庄,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三十多年前贫穷的痕迹。道路宽阔,村容整洁,粉墙黛瓦,绿树掩映,好一派靓丽的新农村景象。
昔日的土坯房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功能配套、环境优雅的集中住宅区。村里随处可见村民们的二层楼房,屋内各种现代化设施齐备。如今,李祖忠本人早就从茅草屋搬了出来住进了新房,而他的几个孩子们也都住进了新盖的楼房。
匆匆流年,当我们站在时间的这头,回望过去的时候,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改革已经随着时间渐渐远去。而小井庄人敢为人先,勇于奋进的精神却长久地留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