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变身”艺术家
向和尚推销梳子
3上一篇 2010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向和尚推销梳子
经济学家厉以宁谈创造市场
实习生 程龙杰 记者 邹传科 整理
 

经济学家厉以宁谈创造市场

四个推销员接受了一项“另类”任务,到庙里向和尚推销梳子。

第一个推销员无功而返,他认为道理非常明白:“和尚的头上‘寸草’不生,用不着梳子。”以这样消极的心态去进行推销,和尚们便认为推销员这样的行为是故意嘲弄自己,拿自己的光头来寻开心,一怒之下,将该推销员扫地出门了。

第二个推销员倒有所斩获,推销出了十多把梳子,他介绍经验说:“我就告诉和尚们,梳子不但可以用来梳头发,还可以用来梳头皮,可以止痒,就算头不痒,念经累了,也可以梳一梳,这样可以能够活络经脉,十分有益于身体健康。”于是,这十几把梳子就推销出去了。

第三个推销员居然推销出了一百多把梳子,他有什么秘诀呢?这位推销员自豪地说道:“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分析,络绎不绝前来的虔诚香客,在庙里又烧香又磕头,有香灰落到他们的头上就相当的显眼,再磕几下头,连头发都会乱掉,香客这样灰头土脸地从庙里走出去,方丈脸上当然无光。”于是,他就建议老和尚,在每个庙堂前面都摆放一些梳子,让香客们烧香磕头后顺便梳梳头,香客们必定会倍感佛祖的慈悲与关怀备至,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香客们常到庙里来上香,庙里由此便可香客盈门了。于是老和尚愉快地收下一百多把梳子。

第四个推销员不但推销出了几千把梳子,还接受了大批量订货,他是如何创造奇迹的?这位推销员解释道:“我到庙里向老和尚说,现在可是市场经济社会,庙里经常收到香客们的捐赠,如果庙里连个纪念品都没有回赠,就太说不过去了。梳子便宜又实用,用来送礼最好不过了。”他还建议老和尚在梳子上刻上庙名,再印上“积善梳”三个大字,“这便能给了香客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即梳子能够保佑他们出入平安,所以只要有香客进庙门,就送他一把,那香客在捐香油钱时就不太好意思捐太少了,同时送出去的梳子还可以提升本庙的知名度。”一番话来,这位推销员把老和尚说得五体投地,由此,这大笔的梳子生意便敲定了。

【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市场是可以创造的。机遇永远存在,但市场需要用心去寻找,甚至去创造。老守着“和尚要梳子干什么”的思维定势,注定是卖不出“梳子”的。即使在看似没有消费可能的地方,同样也蕴含着无限商机,这就需要我们多换几种思维去看问题,借创新机制去创造市场。

实习生 程龙杰 记者 邹传科 整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