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皖北抗日英烈家在哪
2010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揭开64年前的尘封记忆
数百皖北抗日英烈家在哪

记者 张火旺 文 图
英烈公墓
发现的碑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拥有幸福生活的人们,不应忘记65年前,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冲锋陷阵、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们。2009年立夏前后,在皖西南边陲的太湖县大石乡境内,一座被时光和荒草所湮没六十多年的抗日英烈公墓重见天日。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战争?日前,记者赶赴太湖县进行详细采访。                            记者 张火旺 文 图

1

盗洞引出尘封64年的回忆

2009年8月初的一天,太湖县大石乡一位阳姓村民发现狮子山上的一处土包,被人挖开了一个新鲜的洞口。他以为是谁家的祖坟被挖,急忙报告了乡政府。乡政府派人现场勘察,发现这个新盗的洞内有层层叠叠的白骨,他们觉得很是意外,于是通知了太湖县文管所。闻讯而来的县文管所专家经过认真勘察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近六十平方米的圆形墓葬,并有三级半环带形的夯土层祭台。

大石乡宣传委员孟委员告诉记者,当时走访了附近村庄的古稀老人查天水和阳甲贵老人,根据老人们回忆,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第十一游击纵队的公墓。第十一游击纵队是一支抗日部队,当时驻防在沿江一带打击日寇,牺牲了很多将士。1945年抗日胜利后,就在太湖县原相石乡(今大石乡)狮子山无相寺建成一座公墓,形状如撑开的巨伞,墓前立有一米多高的石碑,刻有“抗日阵亡官兵之墓”八个大字,离墓二十多米处建有一座青砖结构的十多米的纪念塔,塔顶上安装了一只人工制作的巨鹰,塔上有时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题字“抗日英雄为国捐躯”。据说,墓内埋葬有数百名与日军作战阵亡的英烈尸骨。英烈墓以及纪念塔等建筑后遭战火毁坏。

2

十二块墓碑重见天日

“十一游”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墓内埋葬的官兵有多少?墓为何修筑在苍松翠柏的狮子山下、无相寺旁?一个个疑问,无从知晓。当地政府决定以寻找英烈墓碑为解开上述疑团的突破口。

通过在附近村民中广发传单,广泛发动,一条条线索被征集到,第一块石碑在沟渠上发现,第二块石碑在田埂上被找到,第三块、第四块……一共找到十二块石碑。碑一高两米,中书“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战阵亡烈士公墓”,其右有四字为“先烈之血”,其左四字为“革命之花”;碑二为墓志铭,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谷旦,即1944年,为支队长潘觉民撰书。

墓志铭内容为:安徽颍亳之间代出英杰,民风刚劲,民气激昂,淮上向与关西并驾齐驱,就余亲历益信前言之不谬也。余束发读书,壮年游学于东瀛,返国后厕身军旅。民二十八夏应皖省前故主席廖公之命收编颍阜涡亳四县人民自卫军,改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余充支队长,是军官兵胥足,毁家纾难,众志成城,原未取民间一帛一粟,其志亦良苦,从余以来自皖北移防望江今已数年。大小数十余战。其间抗敌如亳县十二里庙、白沙南埠、临涣三集、巢县盛家桥、望江石牛山,各歼敌数十名或数百名,毙其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算。尤以盛家桥石牛山两役为最壮烈,予敌大创,不敢正视……”

综合十二块墓碑上的信息,可以发现潘觉民是一位留学日本的爱国志士,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是1939年应兼任省主席廖磊之命改编的,主要组成人员为颍、阜、涡、亳四县人民自卫军,这是一支抗日武装,自成立后数年间大小战斗十余次,重创日军,第一支队是抗日主流。有一块墓碑上刻有阵亡英烈的姓名、籍贯、阵亡时间等。

3

史海钩沉多方考证

“关于潘觉民,关于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关于民国时期英烈祠墓建设,关于英烈名录求证等等,经过耐心查找,我们终于有了收获。”大石乡党委书记陈寿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安徽省志·军事志》中,详细记录了这支部队的改编过程。 “民国28年1月,民政厅长陈良佐与廖磊恐安徽地方部队搞‘皖人治皖’,遂谋定对安徽人民自卫军强行整编……5月,第五战司令长官部命令,将战区内各游击部队统一进行调整,确定番号名称及编制经费,对以前各路、各总队、各支队及各大队等人民自卫军和游击队之庞杂组织,加以改造。省即遵令复对各路人民自卫军进行整编,统编为游击纵队,第三区专员李盛宗兼第十一游击纵队司令。”

第一支队长是潘觉民,计有官兵1059人,辖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支大队和机枪中队。第一支队官佐以两广为主,士兵以皖北籍居多,抗战牺牲英烈674人。

省档案局馆藏00040卷有一份第一支队第二大队学科安排表: “星期一,游击战术,教官陈支队附,野外勤务,教官蒙部队长;星期二,内务规则,教官李大队长;步兵操典,李大队附;星期三射击教范,教官黄支队附,夜间教育,教官李中队长;星期五,射击教范,教官黄支队附,卫生摘要,教官温医官;星期六精神讲话,教官支队长,人生哲学,教官大队长。”

陈寿高喟叹地说:“这是一份多么详细的安排表,无论从时间上、内容上都十分周全。斯时斯地,有那样一群人,既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又在苦练杀敌本领,他们毅然决然地投身民族抗日大业,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魂归异域荒野,魂魄毅兮为鬼雄。”

4

可考英烈名录160人

通过查找史料发现,这支队伍转战江淮数年间,在重创日寇的同时,自身伤亡也不少,共达674人。支队长潘觉民在墓志铭中用“死亡枕藉,暴死露骨”八字以概括。

为安抚英灵,1944年底,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夕,报经第五战区司令部和国民安徽省政府同意,由太、宿、望、怀四县政府动议、襄助,当地民众捐资投劳,第一支队利用两年时间,在泊湖之阳,即太湖县大石乡境内的无相寺旁,建成抗日英烈园,供人瞻仰。

经考证,第一支队官佐以两广人为主,但士兵以皖北籍居多,从发现的十号、十一号碑刻中,可考的英烈名录竟达160人之多,还有几十人姓名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二者相加估计超出200人。“因为一块碑上只刻有一百多名英烈,如果按照纪念碑上提供的情况是674名英烈,那么至少还有400多人的名单,也就是还有四块石碑没有寻找到。”陈寿高说。

他们还有哪些亲人呢?他们的家在哪?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