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8月10日头版头条报道7月,以非改革试点地区创造“皖军现象”而备受关注的安徽,再次传出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捷报——在省市县三个层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广电网络整合、电影公司与电影院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实现了全面覆盖,安徽再次走在全国第一方阵。
“早”——把握先机才能领跑全局
全省文化、新闻出版和广电已实现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17个市、61个县(市)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市县广播、电视两台全部合并。
“早动手、抓先机,一直贯穿安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始终。”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文成介绍。
“早改早主动”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上下对于推进改革的共识。早在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时,安徽没有进入9个综合性试点地区的范围。但是,曾经诞生了“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安徽历来不乏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探索,致力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安徽出版业过去并不发达,但安徽出版集团通过转企改制、战略重组,成为全国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业整体上市企业。而改制前业绩平平的安徽新华发行集团,通过及时引入战略投资,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组建的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发行业主板首发上市第一股,一跃成为全国公司市值第二的文化企业。
“真”——真抓实干才能全面推进
全省已累计完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371家,全部真正做到不留壳、不借壳,“可核查、不可逆”,实现了真改革真转制。
“文化体制改革决不允许搞换个名称、翻块牌子的假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的一贯态度。”省委宣传部文改办主任周玉告诉记者,在安徽文化体制改革中,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有着严格的验收标准。
之所以如此较真,源自安徽人在长期改革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真改真受益,假改害自己”。2008年,合肥着手对国有电影文化企业进行改革时,态度十分明确:坚决不搞修修补补的小改小革,一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对长江剧院、解放电影院、光明影都等国有电影文化企业进行彻底改制,重组成立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再造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当年实现增速超过100%,2009年则增长了122.66%,远超全国城市影院40%的票房业绩增幅。
“实”——遵循规律才能激发活力
省、市、县三级的转企改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涉及包括7392名离退休人员在内的22104人,由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得到顺利推进。“决不能把改革当作卸包袱的机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介绍,推进文化单位改革政策必须落在“实”上,一是改革必须有党委政府主导,不能让具体单位“孤掌难鸣”;二是改革成本不能由干部职工担负,要形成“谁改革支持谁、早改革早受益、改革不吃亏、改革有实惠”的政策导向。
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必要的成本,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该由政府承担的改革成本一定要支付到位,该由政府解决的遗留问题一定要解决到位,该由财政投入的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要逐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省直文艺演出院团改革时,原事业身份在职在编职工按企业身份退休,其待遇与以事业身份退休产生的差额部分,由省财政解决;省直演艺院团演出场次补贴每场增加5000元,由省财政拨付。
“早”、“真”、“实”,是安徽全面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三大保障。在“三字经”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内涵,那就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自觉。正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成就了安徽文化体制改革的种种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