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人有情绪”或许是句大实话
世界四大迷人游泳池
读报
非常道
“空心”老人
下一篇4 2010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举报人有情绪”或许是句大实话

司马童
 

广东省东源县原法院院长徐周定主持法院党组会议,同意不经考试就招录自己的儿子为工勤人员。这个岗位虽不是公务员,但有人事部门的正式编制、由财政统发工资、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对此,当地人事组织部门认为“没问题”“不违规”。(8月8日新华网)

这事引来“新华视点”记者的深入采访,缘于此前一个有关《法院院长傻儿子被“特批”进了法院做公务员》的实名举报帖子,在国内各大网站被传得沸沸扬扬。对于在同事眼中“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很多工作不敢给他做”的儿子,徐周定称这不是傻,只是小时候得过心肌炎,性格变得内向。但他特别向记者提到,举报人被东源县法院判过刑,心里有情绪。

显然,徐院长此举是希望把事件焦点引向“举报人有情绪”的猜想假设里去。如此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应对方式,恐怕非但无助于提高公众对其解释的信任指数,倒更让人怀疑起“院长招子”的暗箱与猫腻几何了。

见惯了“你录用我儿子、我招聘你闺女”式的“易子而招”的社会怪象,一些人哪怕再“眼里容不得沙子”,到最后只要事不关己,可能也只会慢慢熟视无睹、渐渐情绪麻木。

由此而论,“举报人有情绪”的表白,或许真的有可能是一句大实话。问题是,这样的“实话”越真,说这“实话”的官员越多,无疑也表明了现实的隐患越是令人担忧,公道正义在一定范围、局部地区的沦陷也越来越显严重。刚刚又看到一则报道,体育特长生100米跑超不过女生;音乐特长生不识五线谱;美术特长生连基本的素描都不会。高校招收特长生,已成为北京高校中的不法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牟取金钱的重点区域(8月8日《新京报》)。招工也好,招生也罢,倘若这样的“举傻”、“举差”成了乏人指责的“潜规则”,仅仅只靠着偶然的“判刑揭发”、“情绪举报”才“不幸”东窗事发,那就岂止可怕,更是一种叫人心寒的景况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