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废都》同时出名的有个乐器叫“埙”。不少人可能是在看了《废都》后才知道了“埙”,知道了有这么一种乐器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贾平凹就是这么在古城墙边遇见了埙。《废都》让埙这种古老的乐器又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安徽淮北也有这么一位视埙为生命的人,自称“埙道人”。他就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埙文化学会理事——刘志安。
众里寻“它”千百度
刘志安对于音乐的天分是与生俱来的。从小生长在乡村的他,没有像很多今天的孩子一样在各种培训班里度过,但刘志安很小就能完整地记住一段旋律并且哼唱,稍大之后对于二胡、笛子、口琴等各种乐器都相当痴迷。
直到有一天,刘志安遇见了埙。“埙就是用土制成的乐器。埙的体积一般就鸭梨那么大,携带很方便;声音类似人哭人唱。它的音域宽度也和人差不多,很‘人性化’。埙的精髓可用远古洪荒比其声;用古拙博雅称其形。”
刘志安回忆道,第一次看见埙,是二十年前看到央视埙的演奏,其形其声立刻让刘志安神魂颠倒。“那声音、那形状,当时就令我神不守舍、没着没落了。我心想这才真正叫历史文化,才叫音乐艺术。”从此之后,吹埙就和穿衣吃饭一样成了刘志安生活的一部分。
做埙三千终痴迷
刘志安不仅会吹埙,而且还会做埙。对埙几近痴迷的刘志安,每逢出行都会关注这种乐器。刘志安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北京和徐州都看到了埙,但都因为囊中羞涩,没有将埙带回来而耿耿于怀。于是,刘志安萌发了制作埙的念头。
“一般来说,会吹埙了,基本上就会做了。这是泥捏的东西,比较方便。只是我当初是一边做一边试着吹,更无一人指点,有点像在大海中间寻找大陆的感觉,侥幸终于找到大陆了。”
回想起第一次做埙,正是从徐州回来,因未得埙,所以当即决定自己做,回家后立马自己找了一些黄泥开始了探索性的工作。“那时天天弄得嘴巴双手都是泥。也算是苍天不负苦心人,折腾了有七七四十九天吧,那黄泥巴里边真能发出美妙的音乐了。”
在刘志安家中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埙,很多都是他自己制作的。刘志安说,自己至今制作过大约已有三千只埙了。
曲高和寡无需忧
刘志安不仅爱吹埙,还研究埙。“在我刚刚会用埙吹第一首歌时,就开始注意埙的历史源流和文化背景了。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吹奏乐器。现今发现最早的埙是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年前的一孔埙,另在河南殷墟,安阳小屯村,妇好墓以及甘肃的火烧沟等遗址都出土过大量的古埙。”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虽然在今天这种乐器远远没有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普及,但刘志安却并不担心。“过了一千年了,弹古琴的人依然不难见到。在我看来,埙的制作和吹奏实际上很简单,千秋万代后,我预测还会有人想起、喜欢、研究它。当然,曲高和寡是必然的,也不是任何乐器都需要全民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