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暑假里,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有个充实的假期,绞尽脑汁地忙着挑选各种培训班,每年的此时都是培训机构的掘金时期。近日,本报记者经过暗访调查,发现整个培训市场依然是鱼龙混杂,乱象充斥。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培训机构招生宣传里,有着不少“水分”和“猫腻”。洪晨晨/文 王婧莹/图
乱象之一
遍地开花啥班都有
记者在市区主要路段发现,随处可见各类培训机构张贴的招生简章和散发培训宣传单的人。英语、奥数、书法、作文、音乐、美术等培训班遍地开花。
在合肥市三院附近的某宿舍小区内,记者发现,不大的一个小区竟然有三四家培训机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培训机构打过工,觉得开办一个培训机构并不难,租一间房子、买数十套桌椅,找几个大学同学就办起来了。
乱象之二
“名师”做幌 “杂牌”来凑
记者在民航宿舍小区内看到,一张不大的公告牌上,竟贴了四五家培训班广告:“名师指点 精英培训”、“100%提高学习成绩”等等极具诱惑力。“我上过他们的当”,小区居民王女士向记者抱怨道,“去年给女儿报了一个数学班,当时是冲着有长期教学经验的名师宣传去的,结果上了一半竟换了一位大三的学生上课。”
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报班最看重的是师资力量,“大多数的培训机构都打着名校名师的幌子,不知真假。”一位即将升入初一的学生家长孙先生困惑地说。记者随后来到桐城南路的一家看上去颇具规模的培训机构,在问到师资力量时,负责接待的人信誓旦旦地保证都是特优教师。记者又问到怎么保证是特优教师,接待者显得有些敏感并不耐烦,表示是隐私不能透露。
乱象之三
“素质教育”还是
“延长课时乱收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对培训机构最大的不满是拖慢课程进度。不少家长向记者抱怨:“孩子英语一直不行,培训机构就推荐了某‘精品课程’,谁曾想一上就要2年,越学越厌烦,一个班有一多半的人都转去学其它的了,浪费了钱不说,还耽误了时间。”
有家长反映,某些培训机构热衷于炒素质教育概念,“老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带学生做游戏,虽然是教学互动,但毕竟不是体育课啊”,“刚开始接连几节课讲的都是和课程没关系的学习心态、心理、目的之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心理学呢,这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培训课程,对于培训效果心里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