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汪平说只想要拉近文物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让大家从身边的民俗用品入手,提高普及文物的知识,从而唤醒对民俗文物的保护:“说得深一点,就是为了文物不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流失掉!”
记者:在您看来,“珍贵民俗文物展”给你们,或百姓能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汪平:省文物总店经过反复酝酿,认真策划,根据现有文物库存的特性,精心挑选一批珍贵文物以及反映历史时期民间日常生活的民俗文物进行展示,不但向广大文物爱好者提供一个鉴赏、学习及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我店业务工作的大练兵,并将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我们相信这项公益性社会活动的开展,对提高人们保护文物意识、普及文物知识,将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记者:展品有什么样的特色?
汪平:此次展示的民俗文物是以人们日常普通生活用具,如瓶、盘、罐、杯、帽筒、香炉、服饰等不同质地的各类文物,主要反映清代以来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同侧面,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记者:据您所知,现在民俗文物的收藏呈什么样的态势?
汪平:我所知道的是,民俗文物的收藏,国外甚至超过国内。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睐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开始涌入中国,他们整车整箱抢购,在中国民间培育和形成了一个贩卖旧货的群体。这30年中不知有多少优秀的民间艺术品流失到国外,这些艺术品包括: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小到桌椅板凳、柴米油盐酱醋茶用具,大到生产劳动工具;各类传统民间艺术品,如皮影、面具、剪纸、泥人、木雕、石刻等;各民族的服装服饰,传统儿童玩具,各地区有特色的建筑构件等。近些年,国内对此也有所关注,更多的收藏家们加入了此行列。
记者: 那意义是否就是想唤醒人们对民俗文物的保护?
汪平:是的,通过展览去了解,去关注,才能有意识地随时随地去保护,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为了不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一点一点地流失,我们留给子孙的,不能只有书本上的记载,更要有实物的传承。
张亚琴 实习生 王鑫
——访省文物总店副总经理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