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7月28日头版报道 2010年7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淮河王家坝,指导部署淮河防汛抗洪——第五次亲临此处的温家宝总理,面对着蓄洪区群众动情地说:“你们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有一种高尚叫舍己
“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注定就是要舍己为人的地方。”对于抗洪期间的开闸蓄水,王家坝人愿意用这样的表述来解释背后的原因。千里淮河走出桐柏山,抵达皖豫两省三县交界处的王家坝,360公里的河道落差是174米;自此而下的640公里,落差仅为22米。这样的地貌,只能有一种结果——上游洪水一泻而下,而下游因为高水位的顶托则排泄不畅、“寸步难行”。
1950年,按照“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全国治淮工作会议确立蓄泄兼筹的治淮总方针。从此,从王家坝闸进水的183平方公里蒙洼蓄洪区,担负起了舍己为人的责任。
有一种品格叫自强
承受了一次次灾难,做出了一次次牺牲,换来的是整个淮河抗洪的胜利,蓄洪区人民可谓居功至伟。蓄洪区干部群众没有坐等救济,没有期望报答,而是选择了自立自强。走上蓄洪区里的丁郢庄台,金其友给记者比划着往年蓄洪水能淹到的位置。59岁的老金从能记事开始就经历了一次次蓄洪, “到了蓄洪年景,只要一退水,家家户户都会抓紧补种庄稼,不能等着吃救济啊。”
蓄洪区隶属于阜阳市阜南县,只要一遇抗洪,这里的机关干部都会到蓄洪区里包村包点。因此,县城建局副局长刘西恒对蓄洪区群众在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状态中展现的自强精神感慨万千,“记得有一年蓄洪后,一些地块被水淹了6次,群众就补种了7次。”阜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孟献申告诉记者,王家坝人的自强精神不仅体现在蓄洪区里的战天斗地,现在王家坝已经成为一个品牌。
有一种境界叫共济
《王家坝之歌》的歌词这样描写着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风雨之中,贴近的心,有你们的关怀、温暖目光,是永恒的希望;风雨之中,军民一心,唤醒了阳光。”
在距离王家坝闸不远的淮河大堤上,就是一个防汛石料储备点,解放军、武警、民兵预备役的几百名官兵在紧张备料。而在储备点附近,无论是上堤值守的群众,还是临堤而居的村民,生活正常有序——多次蓄洪的亲身经历,让大家明白,只要有子弟兵在,安全就不是问题。
“保庄圩里有一支老年志愿者队伍”——同舟共济不仅表现在军民团结、干群同心,还表现在蓄洪区人民自觉地互帮互助,住在保庄圩里的20多位五保老人堪称典型代表,他们不愿意无所事事,就主动打扫起保庄圩堤道路,每天天不亮,堤坝上就会响起刷刷的扫帚声。
有一种智慧叫科学
“现在跷着二郎腿看着涨水,心里一点都不害怕了。”68岁的崔士信自从2003年大水后就搬进了保庄圩生活,面对着今年已经超过警戒水位的淮河,他的幽默不仅仅是一种乐观,更折射出科学抗洪的智慧。
淮河上空基本形成了卫星、雷达监测网络,可以全天候监测雨层分布和强度。依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安徽还建立了远程监控和会商系统,“足不出户”即可随时监测各重要闸坝情况,组织异地防汛会商。
与科学防控相一致,蓄洪区人民在洪灾磨砺中,进行许许多多化害为利的智慧探索。耐涝经泡的杞柳,成了蓄洪区群众的“摇钱树”——利用丰富的杞柳资源,发掘、传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阜南柳编传统工艺,以蓄洪区群众为主的上万种柳编产品,远销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
“王家坝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介绍,近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直在凝练总结并学习弘扬着“王家坝精神”。
中国,有座“王家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