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陆学艺近期说我国中产阶层占总人口的23%时,“被中产”的惊呼之声不绝于耳,俨然放了一颗“卫星”。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日前又奉上一个大“画饼”——其研究报告称,2020年,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将达7亿,再过十年,中国人近半成为中产阶层,年收入可达8万元。 (《法制晚报》7月19日)
一般而言,中产阶层“孵化器”至少要有两个:一是中小企业——通常认为,强大的中小企业是“中产阶层”的制度性依托。另一个是大学——社会学家陆学艺曾称大学是培养中产阶层的摇篮,大部分毕业生后来都做了“白领”。
但一来,中小企业目前举步维艰——2009年前两个月,国内14家银行授信额度总规模达到4.52万亿元,可对中小企业授信的规模还不到4%。仅在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调研甚至显示,广州中小企业平均存活期不到3年。二来,“毕业即失业”、“蚁族”、“房租攀升”、“毕业生薪酬创新低”等现实尴尬却让大学生们对“中产预期”不敢苟同。
中小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们“四面楚歌”,中产阶层自然也就“萎靡不振”。要让7亿中产的“画饼”由虚变实,至少需要创造一个公平宽松的环境,先把中小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从“四面楚歌”中解放出来。中产梦虽美,有个具体实施的步骤和方案,否则,不就是“白日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