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有这样一个人,他初中毕业进入印刷厂,因为“爱好”自学装裱和书法,偶然契机让他发现宣纸印刷是块空白,潜心15年摸索之后,他一门心思“倒腾”出两项专利,被誉为“中国宣纸印刷突破者”。
他就是孙迪。如今,从宣纸礼品、古籍复制到书画拓印、宣纸证书,再到一系列的宣纸印刷快速消费品包装,孙迪的“宣纸文化产业”已经初见雏形,而他自己,也正“慢条斯理地咀嚼这道创意大餐”。
没一家企业从事宣纸印刷
“宣纸产在安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安徽人自己造的东西,自己却没用好!这不太可惜了吗?”谈起做宣纸印刷的初衷,孙迪十分感慨。
那是在1993年,孙迪到杭州参加一个会议。有人送了他一套古籍线装书,说是采用宣纸印刷。可印刷行家的孙迪“手一摸便知道”,那是仿安徽宣纸印刷的浙江竹宣。孙迪还听说,浙江有一个农民创办了宣纸印刷作坊,并发展成资产过6亿的大企业。“可在安徽,现有的6000多家各类印刷企业当中,还没有一家从事宣纸印刷的。而且即便有一些宣纸产品,大都还停留在半手工状态。”
如果将现代印刷技术应用在宣纸印刷上,就能实现大批量生产了……可是,宣纸材质特殊,很难适应现代印刷技术,孙迪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宣纸文化产业初见雏形
执拗的孙迪最终攻克了难关,“只要一辈子只想做一个行当,再大困难,绝不放弃。”此后的15年,孙迪硬是“倒腾”出宣纸印刷的两项发明专利,让现代印刷艺术也能在宣纸上“游刃有余”,随着一大批产品的面世,孙迪的文化产业初见雏形。
2005年,孙迪偶然发现李鸿章的两幅手稿,很快采用宣纸成功试制出10米长卷的《合肥李文忠公墨宝》,然后他又做了《李鸿章墨宝》线装书,作为合肥市政府文化礼品,一直至今。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奖证书也是由宣纸印刷的。
除此之外,北京、河南、山西等地政府也不远千里找到孙迪求购文化礼品。“一般都是别人找上门来,如果自己去开发市场,根本忙不过来。”
文化产业不能一口吃“胖子”
现在的孙迪,有着更为远大的梦想,宣纸文化旅游纪念品、古籍文献复制、各种宣纸证书……
“每一项,都可能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孙迪经常静心思考,宣纸文化产业是一个多么丰厚的资源,徽文化可以挖掘的价值实在太多太多。“但不能急,不能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在孙迪看来,文化产业是需要一定理想和情怀的,不能一蹴而就,在投资回报上也不会“立竿见影”。
所以,曾经有人想买他的专利,有人想给他投资,孙迪都曾婉言拒绝了。“我当然希望这个产业能做大,但前提是投资者要志同道合,有一颗做大做强安徽文化产业的雄心。”
简单名片:
孙迪,初中毕业即投身印刷行业,合肥雪鸿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中国传统宣纸文化产业开发。2008年与2009年分别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有关宣纸印刷的两项发明专利,被誉为“中国宣纸印刷突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