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
2010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郎咸平昨做客合肥,抛出疑惑: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

洪晨晨 记者 谈正民 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今中国经济正面临五大内忧、三大外患的境地,2010年是极其复杂的一年,如何顺利度过这一年,考验着中国政府和每一个中国人。国家命运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如果国家经济发展不健康稳定,老百姓也将难以有美好的生活。昨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做客合肥,与省城的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分享了他关于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的见解。

洪晨晨 记者 谈正民 文

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

2008年11月份开始,中国的股市领先全世界4个月回暖,去年一整年,在全世界地产市场如此萧条的情况下,中国楼市一枝独秀,逆全世界而上行。汽车在去年一整年全世界汽车销售量大跌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市场增长40%多,奢侈品也成为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于是,国内产生了很多盲目乐观的情绪,感觉良好,觉得中国领先全世界回暖了,可是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

如果只有中国回暖,而别的国家都没有回暖,那代表我们中国跟别人都不一样,如果你自己跟别人都不一样,到底是别人都不正常,还是你一个人不正常呢?

其实今天发生的一切早在2006年就已经发生了。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2006年也有很多相似性。

2006年也出现了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当时有观点认为,因为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太富裕了,所以大家有这么多钱炒股、炒楼才出现了泡沫,他们给了一个经济名字就是流动性过剩。

2006年开始,我们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就是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个恶化来自于2000年之后,由于投资环境恶化,很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在实体经济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造成了泡沫,而泡沫则是更大危机的前兆。

除了投资环境恶化之外,中国经济还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以2008年为例,中国的产能是70%的GDP,而我们的消费是35%的GDP。因此,中国每年都有百分之几十的产能过剩。而今天金融海啸使得出口创汇的破裂,这一问题将更加凸显。

2010年是极其复杂的一年

与2006年相比,今天中国的投资环境实质上并没有改善,甚至是进一步恶化了。今天我们的经济面临着五大内忧和三大外患。

这五大内忧首先表现在这三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0%,近段时间对欧元也升值了,这严重打击了出口制造业。第二是两年多前的调低出口退税率,为什么调低呢?对经济形势误判了,这也造成了更大的困境。第三、2008年1月推出了新劳动合同法,这个法的推出就是希望政府出面保护弱势群体,可是这个法的推出既没有论证,也没有试点,推出的结果使我们国家三分之一的企业陷入了困境,企业输了,劳工就跟着输,然后政府就要买单。一个法案做到三输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做到了。第四个是宏观调控由于形势的误判,在方向上有偏差。第五就是企业所得税逆市增长,打击了企业家的积极性。

三大外患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狙击,这主要表现在汇率大战、贸易大战以及成本大战上,其中最为激烈的是汇率大战,1985年,日元最终未能抗住美元的压力而大幅升值,这直接造成了日本此后20多年的大萧条,至今未能复原,这不得不让我们警惕。

2010年将是极其复杂的一年,困难不是问题,因为咬紧牙关就可以度过困难期,要度过复杂的一年,必须靠智慧。

我们如何来应对危机

如果要化解这场危机,必须要解决好企业家所生的两个病:一个是投资环境恶化,第二个是产能过剩。

这两个病也集中反映在今天的楼市和股市上,由于投资环境恶化和产能过剩,原先计划进入制造业的资金以及信贷和避险资金都进入了股市,而楼市也为了逃避通胀,而涌入大量的计划投资制造业的转移资金和避险资金,这都导致了今天楼市和股市的泡沫化,此时如果贸然进入楼市和股市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和通货膨胀化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克服的三大危机。

对于政府来说,目前房产市场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开征物业税,另一个则是“重庆模式”,就是花大力气建设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第一个选择无疑将会使得现在的形势更加恶化,其最终的结果可能使楼市、股市崩盘,造成恶性通胀,甚至引发经济的大衰退;而“重庆模式”则会使得楼市趋稳、股市逐渐增值。

对于企业来说,危机并不可怕,首先是要更早认识到此次危机的本质,其次是要保有最大的弹性,我们的企业家要学习李嘉诚在金融海啸时的资金操作,少负债,多持有资金。

而对于我们每个百姓来说,目前房产市场还很不明朗,要看政府下一步的动作,所以目前最好不要贸然进入房产市场;银行存款目前也不是很可取,尤其是长期的存款;如果要选择外币来避险,最好还是选择美元,而不是欧元。在危机中,美元一般会与黄金同涨同跌,最好在危机开始时抢购美元,危机到了顶峰时抛出去。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