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朵乌云在“中国制造”的上空徘徊,一朵叫做工资上涨,另一朵叫做汇率上浮。整个2010年6月份,相关的消息层出不穷。
结合到更大的背景里看,“产业升级”和“拉动内需”似乎也在旁敲侧击地否定着“中国制造”的价值。一方面我们在问:既然无利可图,还有必要干这种脏活、累活吗?另一方面我们疑惑:西方市场既然大起大落,也许还不如靠自己来得牢靠。
正是在上述两重背景下,过去30年里,支撑中国经济一路凯歌行进的“中国制造”,似乎正在失去利益和道义两个方面的支撑。不乏有人预言:以2010年为分水岭,“中国制造”的黄金十年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果真如此吗?
其实,判断一个重要的社会趋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当下弥漫着的对于“中国制造”的悲观论调里面,隐藏着一种经不起推敲的判断:低工资是“中国制造”的唯一优势。这个判断永远回答不了为什么工资更低的印度和非洲无法成为中国式的世界工厂。
本文在这里只指出两个仅仅属于中国的独特优势。
首先,中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和巨大的战略纵深,是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
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拿得出4亿以上的成熟劳动力来承接中国的劳动转移;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每年培养得出300万以上的工程师;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同时拥有制造业和内需市场的双面繁荣。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战略纵深不仅仅指的是空间上的纵深,更重要的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在同一时空中的并存。接近14亿的庞大人口总量分布在现代化进程的各个阶段。也许过去50年我们看到的那种跨越国境的转移,将只会发生在中国国境之内。富士康从深圳迁往河北,是我们最新看到的例证之一。内地一位官员说得好:“有些活儿总得有人干。”
其次,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模式,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近些年有一些制鞋、制衣企业,正是因为计较工资水平上的那一点点差异,而把工厂搬迁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不久之后他们就发现,落后的基础设施、差劲的产业配套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国家的工人虽然可以接受更低的工资,但是在知识素质、吃苦精神、学习能力、生产纪律等各个方面都和中国工人相差甚远。
因此,产业升级绝不意味着抛弃“中国制造”,扩大内需也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在过去十年里,WTO的机制把中华民族的制造业禀赋释放到了全球每一个市场。而在未来的30年,我们将看到一个更为宏大的图景:借助于产业升级和内需市场这对新生的翅膀,中国将完成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制造中心”的历史性切换。来源:环球网